【透视社·晓万物】广西发现植物新种 对岩溶石漠化治理有重要意义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5-21 14:31:41

  近日,媒体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技术团队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新种——都安薹草(Carex duanensis )。

图片1_副本.png

都安薹草。图源:央视新闻

  据了解,该技术团队在广西都安地苏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内开展植物专项调查时,发现一种正处于果期的薹草属植物。广西的天窗之都、全球地下河之王——广西都安地苏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175平方千米,是一处以岩溶地下河与岩溶地貌遗迹、岩溶区水体景观遗迹及古生物遗迹为特征的综合地质遗迹,并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地苏地下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地下河体系,其中以堪称水中大熊猫活化石的“桃花水母”为代表的地下河浮游生物尤为典型。与其相伴的岩溶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地貌也被公认是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完善的岩溶地貌分带现象也为国际国内所少见,是科普教育的极佳场所。

  薹草属植物为具地下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或散生,中生或侧生,直立,三棱形,基部常具无叶片的鞘。叶基生或兼具秆生叶,平张,少数边缘卷曲,条形或线形,少数为披针形,基部通常具鞘。苞片叶状,少数鳞片状或刚毛状,具苞鞘或无苞鞘。

  经解剖观察以及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标本,技术团队确认此次调查发现的物种是从未被描述报道过的新物种,研究人员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都安薹草(Carex duanensis)。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2日正式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

  通过解剖观察和标本比对研究发现,都安薹草秆中生,叶宽3—5.5毫米,苞片长于小穗,果囊较短,长4—5毫米,小坚果先端急缩成长直喙,形态特征明显与薹草属其他种不同。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为斌介绍,都安薹草主要分布于都安地苏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和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石山岩缝中,种群数量少,是广西岩溶地区特有物种。

  都安薹草的发现使薹草属植物的广西特有种从9种增加至10种,丰富了广西的植物多样性,为广西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都安薹草生长在脆弱的岩溶生境,对岩溶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透视社综合央视新闻、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透视社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