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释放万亿元流动性护航经济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翟卓)继1月25日定向降息之后,降准政策也终于在2月5日正式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当日早间发布公告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一季度经济工作往往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在年初降准并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既体现了货币政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调,也给市场吃下“定心丸”,有利于支持经济开好局并为全年奠定基础。
具体来看,一是在关键时刻提振市场信心。作为传统的重量级货币政策工具,降准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有利于增强社会的信心和底气;同时还以“真金白银”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有助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不断恢复向好,进而从根本上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传递宏观政策调控加力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降准幅度达到0.5个百分点,较2022年以来的历次降准幅度都增加一倍,意味着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增大,超出市场预期,将有效推动一季度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更重要的是,本次降准还意味着一季度已进入稳增长的关键阶段,宏观政策将在激发有效需求方面全面用力。”王青预计,后续财政政策也将发力,如政府债发行将明显提速,一季度基建投资(不含电力)有望保持在约6%的较快增速。
三是护航春节资金面平稳运行。自202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每年春节前夕均有安排降准,既能补足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又能利用节后回笼的现金继续支持银行信贷投放,进而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财政部近期表示,将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而中国人民银行及时降准也能为后续系列稳需求、稳增长政策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此外,足量的流动性供给还有助于稳住货币市场利率。一般情况下,信贷投放得多、流动性消耗得快,容易导致资金面收紧,抬高市场整体利率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准保证了春节前后的流动性合理充裕,将有力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加之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调降、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等措施,从而为实体经济降成本创造更多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也表示,“这些措施(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
展望后续,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一季度内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及LPR报价均还有下行的可能。
如王青提到,着眼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内MLF利率可能下降0.1至0.2个百分点,并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同步下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从而有效激发消费和投资需求。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预计,“往后看,2024年政策有望更偏积极,货币宽松还是大的方向,2月份MLF、公开市场操作(OMO)和LPR等均有望进一步下调。此外,于2023年12月重启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后续有望续发,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可能重启。”
据了解,此次降准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