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与天人合一的智慧追求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0-18 17:05:18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对我国以农为主的农耕国家的农业生产兴旺与连续起到了重大作用。陈广忠先生的《二十四节气———创立与传承》一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创立的历史过程,对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论述较为丰富而深刻。科学把握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发展回归的规律,是顺天应时、搞好农业生产与养生的关键。

01

1.jpg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人们自然要十分精勤地观测天象。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天。

  商代(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66年)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

  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时期,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节气,来指导农牧业生产。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武帝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成书),沿用200余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 年—公元581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相传夏代历书《夏小正》载正月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由此可知,早在夏代时就用北斗星的指向确定正月和六月。相传作于战国时代的《鶡冠子·环流》也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则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可见西汉初年已经将北斗定季节的方法,发展到以斗柄指向寅卯等十二方位,确定正月、二月等十二个月了。

  《史记·天官书》则总结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言天帝坐在由北斗组成的马车上巡行四方,行一周就是一年,并由此区分出一年中的阴阳两个半年,分判出四季和五个时节,节气和太阳的行度也由此可以确定。

  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农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太阳出没和月亮盈亏的周期定出日月,如昼夜交替为一日,月相变化一轮为一月。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02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时。《淮南子·天文训》在原有成果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对我国以农为主的农耕国家的农业生产兴旺与连续起到了重大作用。

  2016 年11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法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从古至今,农田的耕种、收播都要依照历法行事,顺天应时,按照季节变化来从事农业生产,以求五谷丰登。四季循环,就是一个生产周期。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农民懂得农作物因季节节令变化收成有多有少,更懂得精耕细作与粗放劳动之间的收入差别。

  江淮地区有个农业谚语诗歌总结说: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多栽树,春风犁不闲,清明点瓜豆,谷雨要种棉。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谁都不敢耽误了农业收种季节,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强调不失农时、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国家颁布月令、历书,强调遵守节气。为了农业丰收,人们勤于观察天象,预测气象与水旱。一些天象的变化常常被看作是水旱、饥馑、疾疫、盗窃等自然、社会现象的预兆。

  在农业生产兴衰预测中,古人特别看重岁星即木星。《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的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等,都是岁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每十二年中,有大丰年两年,丰年四年,饥年四年,旱年一年,大旱年一年。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故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一康。”古人还认为,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会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某一星宿,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

  《史记·天官书》曰:“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名曰监德。色苍苍有光。其失次,有应见柳。岁早,水;晚,旱。”这些话都带有判断年成的意思。《天官书》还认为:大凡测候年岁的丰歉美恶,最重岁始。岁始或指冬至节、或指腊祭的第二天、或指正月初一的黎明、或指立春节,这些都是候岁的重要日子。

  陈广忠先生研究《淮南子》40多年,出版有关著作30多部,发表论文90余篇。这本《二十四节气——创立与传承》一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创立的历史过程,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对二十四节气的二“至”、二“分”、四“立”,小、大“雪”,小、大“寒”,小、大“暑”,雨水、惊蛰 ,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处暑、白露,寒露、霜降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还附有二十四节气表,可以说全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与要求,对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论述丰富而深刻,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较强。

  03

  二十四节气对防病养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周易·文言传·乾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从人与自然的合契参同,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四节气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古人称五天为“微”,称十五天为“著”,而在节气上称五天为一“候”,十五天为一“节”,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守处节气、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的遵守与参照。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时序化的生命韵律”“生命的历程”。

  节气蕴藏在一年四季中,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与谨守,与中医养生所强调的顺应四时、顺时养生理念相统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人们肌体的变化、 疾病的产生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可以说,节气的更替变化影响着人类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肌体变化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脏腑、气血会随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盛衰;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也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等规律。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从人体的脏象、经气、舌象、脉象等多方面,描述人体随节气变更而产生的生理性改变。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就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节阴阳而调刚柔”。这种顺应四时、阴阳结合的养生理论,体现了节气的深层内涵。

  为了遵守四时节气养生要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专门就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养生提出要求,要顺时守时,而不能逆时,曰: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些说的都是四季的养生要求,就是在一天里,也分为四时:早晨为春;上午与中午为夏;下午及傍晚为秋;傍晚及夜里为冬,人体的经络与气血等在一天中的变化也与四季变化一样。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春季正处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际,自然界阳气初生逐渐转旺,人体的气血从里往外走,把人的气血向外调动的是肝,所以春天护肝优要;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气血在外,肌体内的阳气不足,心脏消耗的能量大,所以夏季以护心为主;长夏季节,天多雨水,气候湿热,人体内的湿气旺盛,要靠脾脏来去水,所以长夏主要以健脾除湿为主;秋季秋高气爽,燥气当令,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人的气血往里收敛,这就容易引起秋燥,所以秋季当调养肺气;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生机潜伏,人体阳气潜藏于内,新陈代谢水平较低,需要靠肾来过滤,增加了肾脏的负担,所以保肾成了冬季的必修课。

  总之,二十四节气与人的生命、脏腑气血、经络 畅通、疾病产生、疾病产生的节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顺天应时,搞好养生,就当懂得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发展回归的规律。

  陈先生的这本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发展规律,科学地利用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节令,搞好养生、搞好生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本文作者简介

  李孝纯(1964-),男,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历史组组长,副编审,博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理论、党史国史、中华文明史。

1.jpg

  图书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至今已经2159年。二十四节气是阴阳合历,是根据太阳、月亮、北斗斗柄、二十八宿度数、十二音律、十二月令等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历法。

  本书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详加阐释,对二十四节气的治国理政、农业和生态、节庆和民俗、饮食和养生、文学和艺术等产生的影响也进行了解说。本书利于大家了解中国人的历史、科技、习俗和养生之道。

  图书作者简介

  陈广忠,1949年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汉语史、音韵学、古典文献学、诗词格律等课程的教研工作,研究《淮南子》40年。出版有关著作32部(独著27部,合著5部)。主要有《淮南子译注》(1990年)、《刘安评传》(1996年)、《淮南子科技思想》(2000年)、《淮南子斠诠》(2008年)等。其中中华书局出版《淮南子》校点(2017年)等3部。并发表论文90余篇。

  (本文首发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经作者授权转载。此处为节选。)


作者:李孝纯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研究出版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