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裴俊清——刀随心动,雕刻砚林一绝!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0-22 11:00:02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澄泥砚传承人/裴俊清

1634871436549632.jpg

  裴俊清,1988年出生,白羊座,毕业于中南科技大学广告设计专业。山西绛州裴氏澄泥砚传承人,山西晋陶世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澄泥砚

  澄泥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它是以河道渍泥为原料,经过极为复杂的制作工序,以及特殊的焙烧工艺而制成的奇特砚种。它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不以地名而以材质命名的砚种,这在砚林中堪称一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

微信图片_20211022105728.jpg

  澄泥砚质坚耐磨,温润如玉,储水不涸,积墨不腐,呵气可研,不伤笔毫,历来备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青睐和推崇。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曾赞其“质而坚,静而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对澄泥砚则更是情有独钟,在其钦定的《西清砚谱》中,共收录各类砚台240方,而澄泥砚就占54方,可见,其对澄泥砚的偏爱。

  澄泥砚孕于秦汉,初创于唐。其制作工艺源于陶器制作这一门古老的技艺,尤其是受到了秦砖汉瓦的深刻影响。相传,在制作秦砖汉瓦时,“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絺绤滤过,碎胡桃油方埏埴之”,这与制作古澄泥砚的基本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省的一些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家等纷纷开始重新致力于研究、制作澄泥砚,让这千年艺术奇葩,老枝发新芽,再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211022105745.jpg

  1988年,裴俊清出生于山西河东新绛县城内,呱呱落地那一刻,他的父亲裴林虎刚烧制古窑归来,粗糙而又有力的双手和着未褪去的澄泥,看着俊清乐不拢嘴。以后的日子,父亲每次烧制澄泥砚,都会带着他在身边。年少的裴俊清并不理解,父亲为何如此痴迷澄泥砚,他只是觉得“这种泥”很特别,父亲对它小心翼翼,也希冀他能够传承这门手艺。

微信图片_20211022105759.jpg

(裴俊清父亲裴林虎)

  多年的砚雕生涯,不仅磨炼了裴俊清的意志,还造就出了一番精湛的手艺。每天清晨天还没有亮,他就早早起来准备一天创作所需的材料,日积月累中,他的双手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当身边从事同一技艺创作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时,他却依然用自己的一颗恒心坚持了下来,正是儿时对合川峡砚无限热爱的那颗初心,让他坚持着走到了现在。

微信图片_20211022105818.jpg

  自古英雄出少年,传承永无止境,裴俊清早已将制砚雕刻作为毕生的事业,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澄泥砚,并且真正地热爱它,只有这样才能经久不息的传承下去,让中国砚雕文化焕发出它应有的灿烂光彩!

  裴俊清老师更多作品:

1634871526941304.jpg1634871533808909.jpg

微信图片_20211022105912.jpg1634871571590060.jpg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