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张学华——博采众长 剪纸美在民间!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1-05 10:35:35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90F05D88-F706-4E74-AEE0-7C8D086AE6DF.jpeg

剪纸传承人李云琴

张学华 ,女,1967年出生。花山剪纸省级非物文化遗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江淮杰出工匠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马鞍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马鞍山市政协委员。

花山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古老、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郭沫若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2BF8F7E8-B71B-47B9-964F-C78E0C5A8584.jpeg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单,技法易于掌握,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中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精彩的故事。

2310621A-50C7-4698-8B95-440CE8BD17C6.jpeg

张学华1967年生于安徽省宣城市水东镇,现居住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她自幼聪慧好学,外婆则是她剪纸艺术的启蒙老师。在她的记忆中,外婆不但会在纸上剪出好看的图案,在给孩子们做衣服、鞋子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好看的花样在上面。这些精美的图案让童年时的张学华着了迷,于是,她也抓起剪纸,跟在外婆后面学习剪纸。从一开始剪得不像样,到后来也能剪出惟妙惟肖的小青蛙,小蝴蝶,小花朵之类的作品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剪纸给她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她的内心,已经被全部被剪纸占据。

有人说张学华是自学成才,无师自通,也有人说张学华天资聪颖,有着艺术的天赋。可在张学华自己看来,任何先天的条件都离不了勤奋和努力。正因为从小打下的良好基础,张学华的作品因取材于生活、工作中,从不临摹现成的画作。日复一日,张学华剪纸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她一无须画稿,完全无稿剪纸,煎出的作品具有极强的传统民族特点。其次作品融众家之长于一体,既有北方作品的粗旷,又有南方作品的细腻,装饰性极强。二她的作品其构图奇巧,变化灵活,信手拈来,皆成画作。 

957572A4-8997-495B-B363-BB7104E0008E.jpeg

2014年10月,首届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大展在合肥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携带“非遗”精品参加这一盛会。张学华带着精心创作的无稿剪纸应邀参加了本次大展,受到现场观众的喜爱。在首届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大展暨2014年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她剪纸作品《诗意李白》荣获金奖、齐平耀创作的剪纸作品《福禄寿喜财》荣获银奖。本次非遗精品大展历时三天,观众络绎不绝。 

作为“花山剪纸”的传承人,张学华对于推广剪纸责无旁贷。她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传承主体不是政府、商界、学界以及各类新闻媒体,而是像她这样深深根植于民间的文化遗产传承人。除了带学生,她还积极把“花山剪纸”推广到外市、外省,甚至外国。在张学华的剪纸作品中,像这样的融入马鞍山元素的作品还有不少,如反映采石等风景名胜区的题材。她表示,今后还要进一步挖掘有关马鞍山的历史、人文、自然的题材,用手中小小的剪刀,把花山剪纸发扬光大。

张学华老师更多作品:

B9A07D14-9237-4133-A03E-A5C07CA24494.jpeg

0D7196B3-BCFC-44E6-BD7F-94C712282458.jpeg

A45343DE-B63A-45E9-8C71-28D1E01A56CD.jpeg

95A899B4-C4F4-4EFD-9A23-5346C236554C.jpeg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