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笔画之“精气神”——读范石泉先生书法有感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1-12 14:40:56

汉字取法于万物之形象,描绘乎天地之意蕴,彰显生生不已之境界。唐代孙过庭《书谱》曰:“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书法之道,乃人心感乎天地大道,达阴阳变化之道,故仿天地形象而现毫端之间。 天地乃法界缘起,人是生命缘起,书法乃人与天地交感而后有应,仍不离缘起。有缘睹石泉老人之书法,蒙老人之厚爱,赠数轴作品;时时展卷而揣摩,故有感而思,略表一二,以记殊缘。

人之贵,在于有三宝,曰:精、气、神。书如其人之生活状态、生命境界,观石泉老人之书法,亦具精、气、神。老人出于书香门第,幼习书法,临摹诸家名帖,博取众长。老人亦以习书为生活,以字会友,以字传情;平常兼习气功,融气功、书法为一体,年近八旬,仍然身形矫健,常自言:当活120岁,真乃书法人生、人生书法。

精,乃身之本,是生命活动之基础。老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精之至也。人筋骨血肉,筋骨相连,血气畅通,骨坚身强,皆因精之涵养。东汉书家蔡邕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书法之精,即悬腕运笔,点画线条,现为书法之结构。石泉老人之作品,用笔苍劲有力,变化峥嵘,收放自如,彰老人耄耋之年养生有方。

气者,人之根本也。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气之升降,故有生命运动,故要化精为气,培元补气。石泉老人习气功,专气致柔,刚柔相济,返老还童。故运精气为书法之势,老人之作品,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又若飞若动,若水火云雾,纵横有象,气势万千。

老子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天地之象在流转与变化中,需要本真之“我”去发现、观照、体悟。故书法创作之过程,亦是对天地大道的体悟与观照,尽意莫若象,意以象尽。清朝刘熙载云: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观物”是观字贴和前人的艺术作品,亦观察自然界之物相;“观我”是观察自我内心,体验自己德行。石泉老人临王羲之、米芾、文征明、苏东坡、唐伯虎之帖,潜心观察诸家书品之神、韵、气、骨,将自己数十年之“内在之光”通过其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兼收并蓄,从容开显心中之大千。书法之创作,亦是生命之修炼。

神者,生之制也。故化气为神,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老子云: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石泉老人之气功锻炼,即调息服气以培元气,收敛识神似现元神。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人将数十年生命之体验、体认、体会、体悟,通过天地之悟观,将天地“原象”创生为心中非现成之“意象”。故炼书法、习气功,亦如老僧习定,当通物理,应通其意,自然而成。故石泉老人重视兴会灵感,涵养情绪,即兴挥毫,即如苏轼常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米芾之“随意落笔”。

书法乃笔画之人生,人生乃天地之笔画,书法之精气神亦如人之精气神,人之三宝融为书法之结构、笔势、神韵。石泉老人去绳墨之蔽,远红尘之染,如道家之自然,禅者之自在,开显自由之心灵,创造出圆润厚重之天地境界。

作者圣凯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吴月冉

作者:圣凯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