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物志 | 王振北:意匠雕万象,他凭一己之力展现嵩山木雕的恢弘气派!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6-24 10:42:51

1.jpg

  王振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首批“优秀青年工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嵩山木雕艺术委员会主任、郑州市文联第七次文代会代表、政协登封市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登封市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登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法人等。

中国民间特色工艺——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2.jpg

  中国人历来追求美好的事物,这种追求也体现在木雕雕饰中,所以明清时期吉祥图案非常盛行。在图案中借助同音字和谐音非常巧妙地运用于图案形象,以谐音和寓意,以指事物的方式进行构成,使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这种图饰意趣横生,看上去悦目,听起来悦耳,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其实,在吉祥图案逐步完美的过程中,每种物品已经有了它固定的含义。比如牡丹——富贵,石榴——多子,鹿——禄,蝙蝠、桃子、佛手——福,喜鹊——喜庆,鱼一一富足,瓶一平安,桔、戟一—吉,馨——庆,象一一祥,葫芦——子孙万代绵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传统木雕的魅力无穷,除了图案设计严谨,精雕细刻巧夺天工,选料考究特点外,丰富多样的木雕雕刻图案更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更具艺术性、观赏性。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原腹地,嵩山木雕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中岳嵩山位于天地之中,有“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之称,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历史绵长,三教荟萃,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嵩山木雕便是其中之一。嵩山木雕始于先秦,是中华民族核心文化圈——嵩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千年风雨,代代传承,如今更以“技纳南北之精华,内涵匠师之灵气”而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3.jpg

  2004年,嵩山木雕被河南省公布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08年又成为首批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岳庙的峻极殿顶棚中央的《盘龙藻井》(又称《老龙盘窝》),可谓是嵩山木雕的极品,传说乃鲁班所造。由几百根木块组合的小斗拱组成的四角形变八角形的图案,无论是四角还是八角,层层变化无穷,正中用深浮雕及圆雕技法雕出一尊盘龙,龙头苍劲有力,口含宝珠,整条龙似在扭动腾飞,胎底施朱点翠,堆金沥粉,令瞻仰者在五彩斑斓的雕饰前怦然心动,心生敬畏。

青年学艺,从商业木雕到艺术传承

  嵩山木雕始于先秦,形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具有浓厚的汉文化特色,多见于建筑、装饰、家具、器皿、陈设和宗教等,为华夏木雕的肇始者。但就是这样的文化瑰宝,却差点儿成了沧海遗珠。这背后,一位执着坚守的匠人功不可没。他就是登封市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

4.jpg

  王振北先生自青年学习木雕,那时王振北还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木匠,1987年的中岳庙会,他被中岳庙庙顶的龙形木雕震撼到,从一个打家具的木工到一代艺术雕刻大师的转变由此开始。学习并非易事,没有好的老师,自己琢磨总难窥得门径,直到1988年,他才在一家家具厂找到他的第一位师傅,这位师傅从事古典家具制作,也擅长木雕。王振北苦学两年出师,掌握了古典家具的结构原理,同时又学了基本的嵩山木雕技法。

  王振北深知自己学得还不够,因为对一件作品从创意到整体布局、再到具体的刀法表现,他的火候都还不到,后来又几经打听,三顾茅庐,拜了一位陈姓师父,这才算真正踏入艺术木雕的行列。大师是河南南阳人,木雕技法远近闻名。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在嵩山进行木雕创作。少林寺、老母洞、中岳庙都有他的作品。中岳庙寝殿里的龙凤床就是这位大师的代表作。那床,似床非床,像床又像神龛,构图紧凑复杂,结构完整协调,雕工精细,有镂空雕、透雕,刀功娴熟,苍劲有力,线条自然流畅,而且是多层次镂空玲珑的雕法,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属嵩山木雕精品。

在传承中创新

走进嵩山木雕研究所,房间里摆满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品。王振北介绍,疫情期间,许多人在家隔离的时候,他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到嵩山木雕的创作之中。当他在新闻报道得知,钟南山院士在国家危难时刻,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深受感动,产生了创作木雕《钟南山》作品的念头。

5.jpg

  王振北选取金丝楸木,采用浮雕的形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终于完成了作品的创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这一木雕作品参加了多场展示,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从事木雕创作30余年来,王振北以刀为笔,雕琢匠心,将北方木雕的粗犷和南方木雕的精细有机结合,吸纳古建筑中木雕的精髓,形成了当前木雕界“南有东阳木雕,北有嵩山木雕”的格局。

6.jpg

  无论从题材名称、创作理念、文化内涵,还是外观审美、选材、刀工、刀法等,王振北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他说,一件优秀的嵩山木雕作品,少则需要数日,多则需数月,有的甚至数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没有埋头实干的吃苦钻研精神,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嵩山木雕的艺术特色

“嵩山木雕的风格,不仅有北方木雕的粗犷浑厚,还有南方木雕的精巧秀丽,具有布局均匀、线条流畅、造型洗练和纹样化强的特点,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意匠”,即充分运用汉族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手法,结合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嵩山木雕工艺和审美习惯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王振北说道。

7.jpg

  他凭借着嵩山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使得嵩山木雕庄严大气,具有皇家气派。使其凝聚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它既有实用性建筑木雕的粗犷奔放,又兼有观赏性艺术木雕的精致细腻,可以说是中国木雕艺术北方木雕的杰出代表之一。

  嵩山木雕建筑雕刻常用大叶杨;家具雕刻常用楸木、核桃木、枣木;艺术品雕刻、常用金丝楸、柏木等。技法上,嵩山木雕有浅浮雕、深浮雕、阴雕、线雕、透雕、镂空雕、双面雕、圆雕等八种技法。雕刻工具,独具特色,刀柄秀长、刀脖弯曲便于深层次镂空雕刻。

守望传承献力量,发展嵩山木雕产业

8.jpg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嵩山木雕艺术,2006年,王振北和一些民间雕刻艺人同心协力,成立了登封市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对嵩山木雕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传承、研究、宣传等,并多次举办嵩山木雕成果展、座谈会、研讨会、论坛,填补了嵩山木雕艺术传承的历史空白。

  2018年以来,王振北又带领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的同事们开展了“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通过公益课堂免费培训,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心得和技艺传授给喜爱木雕的年轻人,让嵩山木雕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只有文化和经济深入融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嵩山木雕文化的活力。近几年,为了传承、发展木雕文化,王振北开始尝试把一些作品推向市场,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9.jpg

  王振北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创作的《天地之中》和《道合景明》两幅作品,因深受群众的喜爱,两项作品的衍生品已经开始量产,并销往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甚至走出国门。这也是对作品的认可,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嵩山木雕文化在全国的推广。

  结合嵩山文化和黄河文化,近年来,王振北还创作出了《锦绣河山》木雕系列作品,并打算把它作为河南地域文化的纪念品,采取成果复制、量化生产等方式进行推广。

  目前,他还在积极筹备,准备出版《嵩山木雕》一书。王振北说,“我愿为嵩山木雕传承与发展铺好路,为当代匠师的精神增光添辉,付出我自己的毕生精力。”

荣誉满满

10.jpg

  2008年1月,获得“登封市民间文化杰出传人称号”;2012年7月,被登封市人民政府授予“登封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2017年1月,获得2017年度“河南省建设百花奖”艺术类巧夺天工奖;

  2021年1月,被政协登封市委员会评为2020年度优秀政协委员;

  2021年7月,嵩山木雕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振北老师作品展示: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