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刘山亮——博众家之长,传承指尖上的艺术!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6-24 10:52:54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时代记忆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面塑传承人/刘山亮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6).jpg 

  刘山亮,河南省鹿邑县人,现是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管城区面塑传承人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5).jpg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4).jpg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避灾祸、求平安,常捕杀猎物,敬天地、求神灵、祭奠列祖。为了节约,便使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猪、羊,代替活物,这就早期的面塑。面塑作为祭祀供品之余,后来又发展成为了饮食的点缀——花馍。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3).jpg

  历经宋朝、明朝、清朝等时期面塑持续发展后,特别是到了明朝后期,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于是出现了对面塑的独立审美,专业面塑艺人出现,艺术形式得到极大提高。

  经过千年的传承,面塑技艺流传至今,刘山亮将这项中国传统手工艺完美的继承了下来。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2).jpg

  刘山亮面塑,以细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要原料,分别加入不同的颜料,制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防蛀、防干剂等。然后借助于批刀、塑刀、小剪刀、梳篦、等工具,再经过用手进行揉、搓、捏、按等系列动作,捏制成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田园、昆虫的形像。具有“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特点。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他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同时结合自己绘画所长和自幼的田间生活经历制作作品。面塑作品精巧别致,灵动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自己的独特风格。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面塑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面塑,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学习并传承下去这项技艺,让中国非遗真正的走向世界”刘山亮说道。

作者:非遗地图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