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物志 | 李加云:千年竹编守艺人,持守恒心用双手赋予作品时光的温度!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8-12 11:11:43

1.jpg

  李加云,男,汉族,1963 年9月出生来于宜良县北古城镇的一个竹编世家、父辈都以竹编制品谋生,到李加云老师这辈已是四代传承。自幼受家庭熏陶、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竹编工艺品制作、至今已有 40 余年。云南省昆明市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昆明学院竹编工艺外聘教授,云南省工艺美术学院竹编项目专职教授,云南省非遗中心扶贫项目类竹编传承教师。创作的代表作品有《加云竹编礼帽系列》、《精编果盘系列》、《竹秀梅花系列》《竹蓝养鱼》、《发簪系列》、《花器系列》等专著。

中国千年传承技艺——竹编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2.jpg

  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

  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良竹编

3.png

  云南宜良的茴香村,这座被青葱竹林环抱的山间小村落,是远近闻名的竹编之村。这里的每户人家几乎都会竹编,李加云就出生在村子里一个竹编世家,他的祖辈父辈都以竹编为生,就地取材编织并出售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篮、筐、篓等器具。

  相传几百年前,有位姓贾的篾匠在距离茴香村六七里路的温泉寺出家,他平日里最喜欢用竹篾编织小鸟、蜻蜓、蛤蟆等物件,因为编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所以大家都称他“贾神仙”。贾神仙最得意的作品就是竹编灯笼,里外三层繁复交织,风吹不灭、雨淋不息,寺中火工道人何小斗拜其为师,习得竹编绝活在手,后来茴香村之李氏又拜何小斗为师,这才成了竹编世家。这门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手艺,在李家传承六代后终于传到了李加云手里。

家传组训,四十余载静心编竹

  李加云十二、三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竹编。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日复一日的破篾,年复一年的编织,四十余载静心编竹,不但让李加云的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竹编经验,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气的竹编匠人。

4.jpg

  李加云这代篾匠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浪潮,随着塑料器具、玻璃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竹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时李加云身边很多同行都放弃了竹编,许多人下海经商发了财,盖起了洋房、开起了豪车,只有坚守手工竹编的李加云依旧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不得不靠妻子养猪养鸡来补贴家用。对于这样的艰苦,李加云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失传,要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为了传承竹编技艺,李加云开始日夜思索如何创新竹编,他想跳脱出传统的日常竹编,让竹编拥有艺术的全新美感,以兼具实用性与家居装饰的功能,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

坎坷竹编路,遇恩师达到更高成就

创新竹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李加云自己没少走弯路,但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对竹编的不离不弃,让李加云2006年获得了参加由联合国反饥饿组织举办的竹编手工艺培训的机会,这次机会让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日本国宝级竹编大师八木泽正。

5.jpg

  接下来的数年间,李加云作为八木泽正的嫡传门徒,接受大师的细心教导,终于在竹编的艺术性、观赏性上获得了巨大突破。八木泽正曾评价李加云为“只有他把我的技艺学到了手”,这越发激励着李加云大胆创新竹编,制作出了大量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竹编器具。

  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李加云却用自己精湛的竹编技艺,向世人证明了竹篮打水也可滴水不漏。竹编茶杯、鱼缸是李加云最得意的作品,每一根竹篾都依据最终所要编得的器具小心破篾,然后通过起底、编织、索口等不下二十道工艺慢慢编成,一个竹编鱼缸最快也要数月时间才能制成。这不但是竹编的登峰之作,也是对李加云技艺的最高奖赏,让他成为了名震世界的中国竹编大师。

上千次尝试,成就精湛技艺

李加云:选择竹子很关键,就是三个步骤,就是摸摸听听看看,看上去的话就是要比较直的。第二个就是摸上去要比较光滑的,还有听声音就是它的声音比较清脆的。竹子选好了,李加云说一定要亲自把竹子扛回家,不能用车拉。因为竹子表皮不能磕碰受损,否则在编织的过程中,竹子会容易折断,做不好竹编工艺品。

6.jpg

  竹子去掉竹节的部分,形成一个个的竹筒。然后要把竹筒表面打磨光滑。接下来就要把竹筒劈成一根根的竹条。然后再把竹条劈成薄薄的竹片,这个过程叫做破蔑。破蔑是最关键的,第一个要领就是它的宽窄厚薄必须是一致的。如果厚薄宽窄不一致的话,你做出来的东西,不要说做鱼缸,就做一般的这个农副产品或者是工艺品,它看上去都不行的。

  一节直径在6厘米的竹筒,李加云最多可以破出130片篾片。薄到什么程度,盖在报纸上要能看到下面的字 。精湛的破蔑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李加云不知道划破了多少次手指、付出了多少艰辛,才收获了今天的精湛技艺。篾片做好了,就可以编织竹器了。不同的竹器,用不同的编织方法,而李加云的竹编鱼缸,却用了最费时费力的编织方法。

7.png

  其他篾匠最怕的抬一压一的编织方法,在李加云看来也许是创造奇迹唯一的捷径。经过了上千次的尝试,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李加云终于改写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究竟,他是如何做到让本该漏水的竹篮滴水不漏的呢?第一就是它的层数,层数为什么要用八层的,就是它渗一层还有一层,渗了一层还有一层,封水就是中间最薄的三层,就是盖在报纸上能透明的这个篾片,还有五层的它是起一个辅助作用。第二点就是在编制过程中,每一层它的力度都必须要求它的精度是一致的,不要松的松紧的紧。

李加云制作不漏水的竹编鱼缸,从选择竹子到破蔑再到编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防水涂料。全部材料都是亲自砍下的竹子,再加上自己纯手工的编织。

开设公司,创建传习馆

8.png

  日复一日的破篾,年复一年的编织,四十余载静心编竹,李加云从一个普通的匠人成为了满载盛誉的艺人,成立了自己的竹编产品公司,还在M60创建了传习馆。他先后收了很多徒弟,每周还要回到宜良北羊街小学给孩子们上一堂竹编课,将这门手艺带进校园。

  为了传承竹编技艺,李老师倾囊相授不惜赐教,成功带出4名徒弟;他开始频繁地四方传艺,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村庄,足迹遍布省内外,只为把非遗传承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地方。非遗传承,不仅是传承文化,更要授人以渔。李老师每年都会参加农村劳动技能培训,为残疾人、贫困户等现场讲解竹编技艺知识,手把手教授编织动作和技巧。

荣誉满满

9.png

  2016年李加云成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宜良竹编成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被云南艺术学院聘请为特聘专家。其作品在2016年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组委会评选中获得金奖,中国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银奖、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银奖。2016年8月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竹编)比赛获得全国金奖。经过多年反复研究实验“竹篮养鱼”作品延伸、目前该作品已被央视新闻、南方报业、广州、深圳、上海、云南省等多家知名媒体相继报道。其部分作品被云南、上海,广州、深圳等博物馆收藏。

“做竹编需要三颗心,一颗不畏失败与困难的坚强心,一颗热爱生活享受竹编的创意心,一颗默默无闻持久追求的耐心。”李加云说自己这辈子只做竹编,越过喧闹与嘈杂,他只听到家乡微风拂过的沙沙竹林,这让他的竹编器具纯粹而真实。走过浮华,时光荏苒,原来只有不计较得与失,才能在这世上留下惊鸿一笔。

  李加云老师作品展示:

10.jpg

11.jpg

11.png

12.jpg

13.jpg

14.jpg

  【非遗人物志】系列专题,

  旨在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本专题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作者:时代记忆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