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过年
“今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蒜头鼻’就是来源于这条绿松石龙形器,不少学者认为,这一绿松石龙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是真正的‘中华第一龙’。”2月11日下午3点多,在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孙景霞站在展柜前,向簇拥在身边的游客讲解面前的文物。
展柜中的绿松石龙形器尽管是复制品,依旧展现了它出土时的样貌,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巧妙镶嵌而成,身体曲伏有致,作为祭祀用品,它反映了夏人对龙的尊崇。这条龙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15岁的青岛中学生张麟感受到了祖先对龙的图腾崇拜。
以往的春节假期,张麟大多会到山西和亲人团聚,今年在父母的带领下,他选择到洛阳旅游过年,大年初二就扎进了博物馆。“初中学过历史,我想见识一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怎么样的,来到夏商、隋唐这些朝代重要的区域,看一看中国的起源。”张麟说。
二里头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的东部,自1959年以来,这里陆续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数万件,被誉为“最早的中国”。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落成。
5个展厅依次介绍完毕,已过了近1个小时,游客们向孙景霞鼓掌道谢,她微笑点头回礼。这是孙景霞今天参加的第二场讲解服务,尽管有话筒,密集的客流仍需要她尽量提高声音,嗓子已有些微微沙哑,但她依然讲得眉飞色舞、绘声绘色,“传播我的家乡,传播文化自信,我很自豪”。
为了迎接春节的人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取消了每周一的闭馆,暂停了收费人工讲解服务,每半小时定时安排免费人工讲解,每天10个场次。16名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者除了每天2-3人调休外,都在岗为游客作保障。
孙景霞一早坐公交车,从十几公里外市区的家里赶过来,闭馆后再赶车回去。5年前,40多岁的孙景霞在参观洛阳周公庙博物馆时了解了志愿讲解服务,她一下就喜欢上了,“学习文化,把文化传递给别人,把自己的家乡介绍出去,自己也很高兴,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3年前,孙景霞经面试成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志愿者,在这里,她感慨“学无止境”,除了馆藏文物,她还要详细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洛阳建都历史等诸多知识,还不断有最新的考古发现加入进来,比如,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布局,在以往“井”字形格局的基础上,又有了重大突破。
手机阅读时间长了眼睛疼,她就把资料都打印出来,带在身边看;记忆力比不上年轻人,她就抄写上二十几遍,慢慢把解说词“啃”下来。如今,博物馆里的5个展厅,她全程讲下来已经可以讲解近3个小时。
与平时不同,过年期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里不少游客是阖家出行,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也有拉着白发老人的年轻学生。“我虽然是生在洛阳,但是出去也大概20多年了,这个地方我也只在课本上见到过。”逛完5个展厅中的4个,人到中年的张涛有些跟不上了,坐在椅子上休息,两个女儿身穿汉服、手拿智能讲解器,撒出去找感兴趣的文物。
她们一个读六年级,一个读初三,对文物很感兴趣,还在博物馆里收集纪念戳。“今年假期长,过年跟我回来,想让她们更多地知道我们的历史从哪里来,尤其夏朝商朝是在这里起源的,让她们虽然生长在外地,但是更有家乡的认同感。”张涛说。
“几年前来看过,那时候博物馆还没修这么好。”11日下午,高一学生邱武和同学约在了博物馆。外婆家在附近,“分科以后不学历史了,还是对这方面有些兴趣,假期有空就来转一转”。他们从一楼看到二楼,在展厅里不时指着各种文物讨论几句。
不只参观文物、感受历史,不少年轻人选择博物馆作为“打卡”地。在洛阳博物馆,身穿唐装襦裙等样式汉服的年轻人在展柜前摆起造型,拍照打卡,有的还带着专业的摄影师。一名游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看了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的分享,喜欢穿汉服在博物馆里“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宿命感,来到洛阳后也按照网上“攻略”,来到博物馆里打卡拍照。
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即2月10日至17日,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2023年接待观众3704.86万人次)。其中,陕西、四川、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馆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作为古都和旅游城市,洛阳市也迎来了游客井喷,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1113.5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80.54%,比2023年同期增长87.51%。洛阳市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106万余人次,客流量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约112%。
尽管已增加预约名额,洛阳多家博物馆的预约页面提前3天就显示“已约满”,每天早上开馆前,排队入场的游客队伍就已长达数百米。为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从2月12日起,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等纷纷将开放时间延长两个小时,2月13日又延长为最晚21时闭馆的“夜游模式”,挖掘更大的承载量,也为游客增加了充裕的参观时间。
2月16日下午记者在洛阳博物馆看到,尽管到了下午5时,往常闭馆的时间,场馆内仍然人潮涌动。为游客智能讲解的AR眼镜早早被租用一空。大厅内的智慧屏幕显示,8个展厅中的7个都为爆满状态。在最受青睐的洛阳珍宝展厅,游客很难挤到“珍宝”的面前。
洛阳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场馆承载量为每天免费开放1万人次,开放晚场后能够增加2000人次的游客承载量,基本上到18点,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才没有排队现象。为了保障现场安全,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区分局增派了8名警力,维护场馆的安全秩序。
洛阳博物馆临时招募了43名有经验的志愿者参与讲解、秩序维护、行李寄存、场馆问询等岗位的服务,其中志愿讲解由于观众较多,多次临时加场,场次达104场,总时长达156个多小时。
志愿讲解没有报酬,孙景霞身边很多人不信:“不发工资,你还那么热忱,还跑得那么欢?不可理解。”每来一次,她要搭进去来回的公交车费10元,还要带一顿饭,很多人觉得她“傻”。“但我精神上有收获,让我从工作中得到调剂。”孙景霞说。
3年来,孙景霞见证着参观者的层次越来越丰富,从政府工作人员、文博工作者,到越来越多的旅行团、家庭乃至学生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博物馆,“见证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朝代的内容,无形中也丰富、开阔了自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2月21日 05 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