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喉”紫荆关
北京日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万旭
在保定易县紫荆关长城上,远眺太行群山,近观紫荆依依,美不胜收。紫荆关位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东口,曾经扼守蒙古高原经大同通往北京的要道,与北京居庸关等并称长城“内三关”。如今,“咽喉”已成往事,当地持续实施长城保护,发展旅游助力周边村镇实现乡村振兴。
紫荆关在易县西北45公里处,距北京约170公里,东依万仞山,西据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形势极为险要。
长城的雄关要塞中,紫荆关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紫荆关是当时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紫荆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称谓,战国时期叫上谷关,东汉时叫五阮关,北魏称子庄关,宋、金时期又改称金坡关,后来因关城所在的山多紫荆树而改称“紫荆关”。
当地文史专家告诉记者,明长城由北京东部的怀柔开始分成两道,一道向北,经宣府到张家口,再到大同,向西延伸,这是外长城。另一道从八达岭往西南而去,往紫荆关、倒马关方向,这是内长城。内长城上,有内三关和外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内三关”,并形成了以内三关为重点的防御体系。“外三关”是宁武关、雁门关、偏关。内外长城在偏关东南的老营汇合。
紫荆关长城在易县境内长约21公里,分为关城、东线城墙、西线城墙和沿长城一线建的四个小城堡四个部分。关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循地势而建,建筑结构复杂,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九门九关石头城。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依山起伏,向四外延伸,形成四个不规则的城圈,大城套小城。若站在高空俯瞰,关城酷似一朵梅花。这种顺山势而建的布局,作战时可互为呼应,每个城圈又可独立作战,自成防御体系,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关城内现有城墙1.2万米左右,仍保留三座城门、三座水门、两座敌楼。北门有“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金城”石匾,皆为明万历年间书刻。
千百年来,紫荆关见证了无数次的金戈铁马、征战杀伐。而紫荆关发生的几次大战,结果多是守方失利,且攻方常是攻不下居庸关而改道紫荆关。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久攻不破,突然抽出主力挥师南下,一举攻克了紫荆关,然后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长城里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在里外夹击下,居庸关终被攻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分兵四路发起强攻,并在土木堡俘虏了明英宗,挟皇帝攻克紫荆关,一口气打到了京都的西直门外,险些令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攻居庸关不克,改入紫荆关,进占京城。由此,古人有个认识:对于北京而言,居庸关是“背”,紫荆关是“喉”。
2006年后,易县紫荆关镇对生态环境愈发重视,一些矿山陆续被关停,当地通过山体修整、覆土、植树、种草等措施,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治理。长城保护也在同步推进。易县文保所所长李连柱表示,紫荆关的关城城墙2003年开始陆续修复,现在游客看的较多的紫荆关北门、“荆塞金城”门及其相连的城墙都是修复后的。环境变好了,景色也美了,游客越来越多。紫荆关镇下辖村庄,很多都高标准建设了民宿,依托长城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不少村民借此增加了收入,吃上了“旅游饭”。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