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汉字之美 “汉字演变”主题展览在伦敦开幕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4-23 10:46:49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4月20日是联合国第15个中文日,为期十天的“汉字演变”主题展览和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伦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驻英国 大使馆主办,艺术与设计杂志社、中国文字博物馆、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承办。

  中国驻英国使馆公参夏雨滋主持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与对中华文化和中文学习怀有浓厚兴趣的英国当地观众走进汉字世界,通过汉字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今日中国的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汉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朝,120年前中国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再现了殷商时期语言文字的基本面貌。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系统以其稳定性和传承性,使得中华历史文化能够持续发展并保存着完好的形态。

  中国驻英国使馆杨晓光公使在致辞中表示,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变革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稳重端庄、均衡对称、底蕴丰厚,展现了中化文化注重和平、和谐、合作的特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记载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杨晓光公使说:“汉字是中国精神的象征,汉字是读懂中国的一把钥匙”。他说:“中国一向爱好和平,珍惜和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任何国家的威胁或挑战,而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他表示,中英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曾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双方合作前景广阔。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2年来,两国关系虽有曲折,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英合作对两国有利,对世界有利,双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对话交流,拓展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携手努力,不断增进中英相互了解与认知,为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更多力量。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的交流天然以语言文字为介质。中国汉字是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本次展览搭建起中英两国文化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英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汉字历久弥新的传承与极具美感的魅力,希望展览引发中英文化的共鸣,架起两国间的民心之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富有吸引力的情感纽带。

  英国汉学家、英中了解协会理事吴芳思博士(Dr. Frances Wood)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汉字在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她特别提到,本次展品中有《金刚经》中一页的复刻,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确切日期的印刷书籍,印于公元868年,现存大英图书馆。展览中雕版印刷的部分也展示了宋体和唐风汉字不同的风格,她希望更多英国观众能观看这个展览,了解这一有史以来最古老迷人的技术。

  汉字之美,奏响东西方文明互鉴和合之声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钱竹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题主旨。“汉字演变”主题展览旨在讲述中国汉字几千年发展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中间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故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对当代仍有启发意义的时代精神。

  汉字传承数千年,中华文脉赓续,现在依旧亘古生动、活力喷薄。展览分为“古今汉字的演变”“从印刷术到信息化”“美哉汉字”等三个部分,聚焦汉字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探索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历史演变和传播轨迹,细数名列中国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到汉字照排技术、再到计算机技术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的信息化变革,讲述汉字书写融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和合之美”;同时,也以一系列艺术视觉作品,多维度展示当代汉字设计的精彩魅力。展览深度和全面刻画了数千年积淀的汉字文化精华对推动中华文明发展、促进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巨大贡献。

  本次 “汉字演变”展以汉字文化的传承弘扬为己任,加强同英国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展览及系列活动在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汉字为媒,系列活动促中英人文交融共鸣

  在展览期间,观众有机会参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包括4月21日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主讲的“东西方文化对话”讲座,4月24日中国国家画院篆刻专业老师指导的篆刻工作坊,4月27日雷丁大学程训昌博士等主讲的“中国多样化文字系统”讲座,4月28日伦敦爱生德中医院院长柯松轩关于中医与中国文化的讲座。

  汉字为媒,友谊搭桥,本次“汉字演变”主题展和系列活动也是中英人文交流的一项盛事,精彩纷呈的汉字文化体验,搭建起中英人文交流的桥梁。主办方希望,“汉字演变”展是一次中英两国之间的文明互鉴之旅、连通民心之旅和友谊亲和之旅。


作者:苏墨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工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