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守望者”——记安徽博物院文物保护鉴定团体
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
“开舱后立即进行熏蒸气体尾气检测,检测合格后按程序开始移交熏蒸文物,大家动作要轻,过程要细,重要步骤要全程摄录……”
4月11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博物院(新馆)在经历4天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后重新开放。在新馆的徽州古建筑区,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围着一顶黄色“大帐篷”紧张地忙碌着。人群中,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华锋跑前跑后,安排协调各项工作。
陈华锋告诉记者,这顶黄色“大帐篷”叫熏蒸密封舱。此前,工作人员通过注入规定浓度的硫酰氟气体,对放置在舱内的110多件古建筑构件、织物等文物进行了60小时的连续熏蒸作业。
随着“大帐篷”被打开,整齐摆放在陈列架上的各种撑拱、雀替等徽州建筑木构件展现在记者眼前。此时,工作人员从“帐篷”里各个角落取出几只巴掌大小的透明病害样本盒。记者看到,盒子里米粒大小的褐色虫子已经一动不动了。
“硫酰氟帐幕熏蒸技术具有无色、无味、无药物残留的优点,非常适合像清代‘冯仁镜宅’这种古建筑的维护。”陈华锋兴奋地说,“这次保护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将来还能为皖南徽州古民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文物收藏、保护、展陈行业的“排头兵”,31万余件馆藏文物囊括了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书画善本等众多品类。
“近年来,安徽博物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文物保护水平提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文物保护设施升级;以科技赋能为助力,推动文物保护能力增强,锻造出一支专业精干的文物保护鉴定队伍。”安徽博物院院长雷修佛介绍,“他们敢创新、善传承、有情怀,能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作为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和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负责安徽全省出境文物和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鉴定审核和馆藏文物、涉案文物以及其他文物的鉴定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初评入围名单公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文物鉴定部光荣上榜。
“文物鉴定并不是一份轻松工作,很多时候鉴定专家必须跋山涉水,与司法机关一道前往文物盗掘现场取证。”在安徽博物院文物鉴定部,从事文物鉴定工作23年的副研究馆员周锦告诉记者,“虽然工作辛劳,但鉴定人员有个‘规矩’,一旦取得‘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资质,不论在职或退休,就永远不在文物经营单位和拍卖企业兼职获利。”
2022年以来,安徽博物院文物鉴定部平均每年承接办案机关委托案件近百起,鉴定涉案文物逾万件。
在博物馆,有人用丹心守护国宝周全,也少不了巧手修复历史的残片。
用自制刻刀去除器物表面铜锈,再以电磨打磨焊口……一切准备就绪后,文物修复师程贝托熟练操起加热好的电烙铁开始对脸盆大小的汉代铜鉴进行补配处理。工作室里,在一旁默默注视的李瑞亮轻轻颔首。作为安徽博物院青铜器修复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李瑞亮与程贝托是一对师兄弟。
“青铜器修复技艺,特别是在整形、补配、做旧环节,主要依靠师徒间的经验传承。”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的李瑞亮进入安徽博物院,选择成为一名靠手艺吃饭的“文物医生”。
“不同青铜器的破损、矿化、变形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修复技师往往通过触摸、敲击、辨色等方法,凭借经验判断病害程度,拟定修复方案。”经过十余年勤学苦练,李瑞亮不仅学会了老师傅们“望闻问切”的独门绝技,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青铜器表面锈蚀产物,又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判断青铜器合金技术,为青铜器整形和焊接提供技术支撑。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修复技艺,2023年3月,李瑞亮获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同年10月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即使工作再忙碌,李瑞亮依然渴望有机会能够参与重大考古项目,在发掘现场保护修复青铜重器。
李瑞亮出神地描绘着:“在广袤的田野上,指尖轻轻抚过沾满泥土的青铜器,感觉自己是个守望者。”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2日 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