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徐冲作品《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出版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4-26 15:15:56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魏晋禅代之后,虽然西晋官方仍以曹魏为正统,情况却开始起了变化。陈寿《三国志》将魏、蜀、吴三国并置却为朝野精英所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西晋灭吴完成南北统一,又为孙吴时代以敌国立场写下的诸多传闻之辞提供了流通舞台,使其逐渐进入主流视野。至永嘉南渡,在建康精英对中州往昔的频频回顾中,形势终至彻底倒转。习凿齿《汉晋春秋》发其端,范晔《后汉书》定其谳,我们目睹了曹魏王权在历史书写中的跌落;献帝本人则以一种戏剧化的悲剧形象,被献祭于这场迟到的“复仇”。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围绕“汉魏革命”和“北魏墓志”两大主题,对3—6世纪的中国史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所谓“带献帝去旅行”,焦点并非献帝刘协个人的旅行体验,而是旅程本身的路径与风景。本书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冲,他游走于文本的“表”“里”“内”“外”之间,力图从历史书写的多重束缚中解放“风景”,重现“盲音”。

  东汉时期,皇帝、外戚、宦官和士大夫四大势力之间的反复对抗和冲突是历史的主线,最终以一场戏剧性的“献帝禅让”完成了王权更替。徐冲教授对于传统历史书写中“汉魏革命”的解读,犹如一把冷静的手术刀,层层剥离,直抵其历史逻辑的核心;又像一柱从历史尽头回打的探照灯,激活史料,带领读者重新发现“汉魏革命”的意义,已远不止于易姓换代,更意味着整体政治秩序和国家理念的转换。

  书名“带献帝去旅行”本是书中一篇小文的标题,借用来隐喻全书的旨趣。如徐冲教授在序言中所写:“对于作为文本的‘历史’和作为事实的‘历史’之间的关系,我向来抱持一种谨慎态度。后者一旦诉诸前者,就只能是带有特定目的的历史书写;而前者却是我们与后者之间唯一的桥梁。这一矛盾决定了站在时间的尽头回望,纵然是具备专业训练的学者,看到的也只是单调的风景。固然,连续的风景也可以构成故事,说不定也很有说服力。但有些人仍然怀抱奢望,妄想把风景从历史书写的多重束缚中解放出来。”

  对于中古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墓志史料的分析,本书也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和分析,带领读者回访历史现场,展现中国中古社会的独特景观。


作者:陈俊宇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