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难约 如何解忧?
记者 刘旭颖
“暑期档”旅游市场火热的背后,是百姓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旅游市场目前面临的难题也是消费恢复和扩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境遇。
回首疫情期间,门票预约制在全国景区的迅速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群集中带来的安全隐患,消费者也能够提前规划、错峰出游,提升游玩体验。然而,最近暑期档的门票预约制则更多是暴露出行业存在的问题。
消费者对门票难约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优质旅游资源和游客需求的供需不匹配,二是各大景区的预约机制和放票时间各不相同,一些景区甚至将放票时段设置在深夜,消费者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规划和抢票。
此外可以看到,疫情之后,旅游行业虽然呈现火爆态势,但景区的整体服务能力和从业者数量还没有恢复。这从近期旅游车辆、导游紧缺,各类导游水平参差不齐的相关报道等事件中就可窥见一斑。
一票难求、民宿临时加价、导游临时加价加行程、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体验感极差……如此种种也为火热的暑期旅游市场注入了一些冷思考。
一方面,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还有很多优化空间。一些优质景区应及时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游客参观人数,提升接待能力。比如最近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已表示,颐和园、天坛等市属公园将动态调整放票量,并及时将退票、爽约票回填票池。与此同时,旅游业从业者也应不断丰富产品供给,调整产品供给结构、提升水平和能力,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深度需求。
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管理而言,如何更好承接旅游热度是一个需要长期考量的问题。毕竟地标式景区的数量是有限的,对于缓解旅游旺季游客超出接待能力这一问题,在传统景点之外深挖其他旅游资源显然是更为“治本”之道。比如,可以形成多景区联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错峰满足部分游客的游览需求,为知名度不够高但内容优质的景区积极引流,贴近年轻潮流群体的需求,点亮夜游经济的多种玩法等。再比如,北京不只有故宫,还有星罗棋布的胡同,大量的名人故居、历史遗迹、文化会馆,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根据特色推出更丰富的旅游线路,分流游客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宝藏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