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里藏着柔软的时光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0-18 11:33:57

  “赵半狄的小窝”是竹子做的:毛竹窝棚相当于“卧室”,他在“卧室”里摆了自己的油画,从不跟人解释画的是什么,“大家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窝棚外竹叶铺地,相当于“客厅”。

  从2020年11月开始,“赵半狄的小窝”走过了上海、武汉、南京、厦门、沈阳、顺德、青岛、成都、常州、郑州10座城市,不久前结束了郑州站展览。下一站不知是哪里,但可以确定的是,“小窝”将继续漂流。

  在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直播间接受专访时,赵半狄说,这个“小窝”对走进它的人来说,就像荒岛之于鲁滨逊,“能够接纳心灵上的荒岛余生”。

  赵半狄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靳尚谊。他身上发生过很多传奇,包括且不限于毕业创作得到满分;毕业3年后举办画展,作品被一抢而空——那是几乎没有艺术市场的1991年;从1999年开始,他又和熊猫“绑定”,创作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著名符号“熊猫人”;2006年,他发起“熊猫孤老院”公益项目,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现为开封市祥符区——记者注)仇楼镇建成了一所敬老院……

  作为一名跨媒介的先锋艺术家,很难总结什么是赵半狄的艺术,他也从来没这个念头。他说,千万别把“小窝”看成“装置艺术”——那就没人看啦!

  “赵半狄的小窝”主要用竹子建造,“因为做过关于熊猫的艺术创作,这是我能想到的最亲切的材料,也不贵。我觉得人类生存的地方,不应该昂贵。”赵半狄说。

  上海昊美术馆是“赵半狄的小窝”的第一个据点,“其实当时一点儿也没想到‘小窝’会有第二站,但这个作品超出我的预期”。在一个现代美术馆里搭一个毛竹小窝,观众会愿意进来吗?对此,赵半狄很自信:“它有一种能量,让人们愿意走进来,坐下来,打开自己,聊一些在外面不会聊的话题。我保证,如果你在‘小窝’里采访我,我们聊的肯定不一样。”

  在上海展出时,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知道了“赵半狄的小窝”后,一个线上读书群成员通过策展人找到赵半狄,申请在此办一个线下读书会。“那天大家带着各自喜欢的书,随意坐在地上、吊床上,每个人读一段,还交换书籍。”赵半狄说,读书会之后,“小窝”开始从艺术界“破圈”,走向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与内心。

  读书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赵半狄正在酒店房间收拾行李,准备赶飞机回北京,突然有一位女士加了他微信,称自己是那天参加读书会的人。通过后,赵半狄收到了好多条60秒的语音。“我当时心想这是多要紧多复杂的事情。”于是,他一边收拾一边听,一个让他动容的故事浮现出来。

  “她说自己之前来过这个美术馆,是儿子带她来的,然而儿子在上大学后去世了。一年半过去了,她依然走不出来。这次听说有这样一个活动在美术馆举办,不知怎么的,她来了,在这个地方敞开心扉,和人聊自己的故事……”赵半狄说。

  后来在“小窝”里,她向赵半狄倾诉了3个小时。在征得这位女士同意后,赵半狄把她的故事发到了微信公众号上,既是对这位母亲的安慰,也希望更多年轻人看到,珍惜自己的生命。

  在郑州展出时,赵半狄联系了当年他捐建的敬老院,邀请老人们到“小窝”里做客。“一开始还担心老人们的身体不适合跑来跑去,结果他们跟我保证,让我放心,硬朗极了!”赵半狄说,“他们未必懂艺术,但是能来这儿唠唠嗑,就是个好事。”

  “赵半狄的小窝”策展人杜曦云认为,“小窝”提供了可以敞开心扉的契机,在这个小小时空里发生的,无论喧闹或沉默、开心或伤心、流畅或磕绊、聚焦或失焦,“小窝”都轻柔维护和保存着,让多声部的心声平等交汇成“复调”。

  所以,“小窝”可以容纳各种情绪,欢迎各种人生片段。在上海,一群00后聚在“小窝”办派对;在青岛,有一对新人把来“小窝”作为婚礼的特别仪式;在武汉,有研究生给他们的导师在这儿过生日;在成都,这里又成了年轻人跨年的据点……

  有时候看到“小窝”里有人来,赵半狄寒暄几句就赶紧撤,“这里属于大家,我不打扰,他们想干啥就干啥”。“‘小窝’有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段柔软的时光。”赵半狄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18日 07 版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