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京剧《锦绣女儿》精彩亮相 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10-31 09:15:20

  一针一线绣未来,妙手江城看花开。10月26日晚,贵州大型原创京剧《锦绣女儿》在武汉京韵大舞台唱响。作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凭借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 国粹“京剧”的跨界混搭,该剧在当晚的演出中备受武汉观众好评,演出现场叫好声连连,观剧气氛高涨。

  《锦绣女儿》主人公绣娘阿彩的主要原型人物,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石丽平。该剧由贵州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曹海玲编剧,中央电视台著名戏曲电影电视导演杨瑞青执导,“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扮演女主角阿彩,贵州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冯冠博,二级演员李俊博等担纲重要角色。

  《锦绣女儿》分为6个小节呈现,讲述了苗家绣娘阿彩带着留守乡村的女人们创业,用刺绣寻找自信和人生价值的故事。在带领绣娘、绣爷艰苦奋斗的道路上,她们接连遭遇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故;在和贫困命运、固有观念的抗争中,新时代的贵州绣娘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演绎了一部贵州人改变命运的乡村振兴变奏曲。

  “就在10天之前,我们再次对该剧进行了大胆的修改提升,融入了许多新元素。”侯丹梅介绍说,为了在中国戏剧节上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创作团队精益求精,增加了“苗族歌王”蝶当久现场演唱和外出打工男人们读信想家等桥段,让该剧的舞台表现更加立体丰满。

  “京剧和苗族原生态音乐如何结合是难点。”面对苗族音乐和京剧融合的命题创作,歌手蝶当久表示,他将苗族经典的游方、敬酒歌等元素融合其中,并首次在武汉登台演唱。这种混搭让他感到很过瘾,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演出效果。

  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传统,在剧情、舞美、音乐和服装等设计上糅合众多具有苗族代表性的元素,在音乐、唱腔的编排上融入对山歌的创作理念,创意十足的《锦绣女儿》,赢得了武汉戏迷的高度评价。

  “太惊艳,太美丽,太神奇。”武汉戏迷张保泉在观戏后连声惊叹。她评价说,传统京剧注重叙事,而贵州新创京剧《锦绣女儿》不仅带来了好故事,还在舞台表现上融入了苗族歌舞等元素,让演出更加靓丽生动,为武汉观众带来了京剧的创新体验,这是一支了不起的京剧队伍。

  “这部剧很有创新,既切合了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又将贵州京剧院的功底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武汉观众王大用是侯丹梅的戏迷,一直关注贵州京剧院的发展。他表示,贵州京剧院的演出让观众很欣慰,老生、老旦、青衣等角色的展现都非常好;在创意上,贵州京剧院将苗族的歌舞剧和京剧相融合,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主题上,该剧贴近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贵州产业脱贫和文化脱贫的典型事例在舞台上精彩呈现,作为一名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者,这让他非常感动。

  “精彩、专业”是武汉观众给予这台戏最多的评价。演出结束后,观众热情高涨,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侯丹梅、冯冠博多次返场演唱,让武汉戏迷过足了戏瘾。

  好作品有好反响。演出落幕,贵州京剧《锦绣女儿》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作者:赵相康
责任编辑:田小介
来源:人民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