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光辉:一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沁水县决战脱贫攻坚的探索和实践

2018-03-28 14:40:1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原光辉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1522219603800629.jpg

作者:原光辉(中共沁水县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决策、战略部署,系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期间,要求“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进一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我们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千年古县,也是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故乡。总面积2676平方公里,辖7镇7乡242个行政村9个社区,总人口21万。沁水是省定58个贫困县之一,有28个省级贫困村,现有贫困人口4567户10639人,其中未脱贫3114户6908人。坚决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让21万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我们2017年最大的任务,也是肩上最重的责任。2016年换届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围绕“六个精准”,推进“五个一批”,全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20个专项行动,走出了一条以“一个统领、两个导向、六个坚持”为主要思路和做法的脱贫攻坚工作新路径。

  “一个统领”

  就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共同参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双层立体扶贫格局,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两个导向”

  就是明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一是目标导向。就是“2017年贫困县摘帽,实现脱贫5500人,贫困发生率低于2%;11个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并全部整体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问题导向。就是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的通报和省委、市委对脱贫攻坚巡察、督导反馈的问题,对表2017年的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和县委督导自查情况,举一反三,找准短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通过问题整改推动各项任务完成。

  “六个坚持”

  就是坚持精准方略,坚持先难后易,坚持机制创新,坚持工作到户,坚持压实责任,坚持党建保障。

  第一,坚持精准方略。一是做到精准识别。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识真识准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做到户数人数清晰、信息数据完整准确、线上线下相一致,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夯实基础。二是做到精准施策。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差异化、精细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积极引导转移就业或就近就地创业,对有子女上学的抓好教育扶贫,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保障,实现了帮扶政策和脱贫对象有效对接,做到了“精准滴灌”。三是做到精准退出。严把退出指标、程序关口,做好动态跟踪、及时更新、逐户销户、精准管理。2016年,共脱贫1937户4398人,17个贫困村完成脱贫验收。

  第二,坚持先难后易。把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破零”和解决深度贫困作为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集中精力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攻克。易地搬迁方面,把集中安置和分散移民相结合,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用足用好政策资金,统筹规划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后续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针对易地搬迁过程中移民用地难、深度贫困人口有意愿无能力的问题,我们把易地搬迁与农村养老一起抓,利用乡村两级闲置集体土地较多、土地审批办理较为便利的优势,统筹整合扶贫移民与农村养老政策资金,在6个乡镇兴建或翻修了8个“幸福大院”,解决了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和深度贫困人口447户670人的移民和养老问题。2017年全县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核准为1355户3350人,共确定2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年底全部分房到户。产业扶贫方面,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主体”工程,重点扶持杂粮、蔬菜、林药、畜牧、旅游、光伏等脱贫支柱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企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张村乡瑶沟村的万头猪场、龙港镇固镇村的光伏发电、土沃乡岭东村的鹌鹑养殖、胡底乡贾寨村的香菇种植、樊村河乡樊村村的油用牡丹、端氏镇山泽村的万亩杜仲等一系列产业项目让山区群众实现了增收梦想。目前,全县有产业项目的村113个,占比54.3%。2017年新开工产业项目86个,可带动13个贫困村1369个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破零方面,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加零行动,以“消灭零收入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为目标,重点解决“有人推动、有钱启动、有企业带动、有项目拉动、有资产联动”的破零加零路径问题,成功争取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省级试点县,在省扶持资金1000万的基础上,县级财政配套1000万,用于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2017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零收入村全部“破零”,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解决深度贫困方面,通过开展摸底排查,共确定深度贫困人口92户176人。制定出台了《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实施办法》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1006户1215人纳入低保,567户577人纳入五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