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高校巡回交流会走进北大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1-29 15:21:03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作为新思想和文化气象的汇聚之地,北京大学与纪录片《中国》在文脉和历史中相遇,学术的思辨令影像更深邃,艺术的魅力让思想更鲜活。”  近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伯璟文化、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动感地带芒果卡特别支持的纪录片《中国》第三季高校巡回交流会北京大学站举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唐金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以及纪录片《中国》总导演李东珅,第一、二季联合总导演、第三季总撰稿周艳,动画创意导演庞子洲,绘画导演任刚、单浩翔、莫里加主创与北大学子们齐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一同观看纪录片《中国》第三季首期《创世》,并在观影后展开交流。

  如果说纪录片《中国》第一、二季让观众对纪录片的创作、影像、风格有了从0到1的认知,那么第三季则是再次突破的匠心之作。影片选题的宏大、表达的创新性和亲切感、美轮美奂的视觉表达都赢得了在场学生的一致好评,专家学者们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杨乘虎认为,纪录片《中国》不是一次简单的“记录行动”,“它是一次文化的思考,这种思考带领我们探寻文化自信的来源。它创造了无摄影机的一种影像读本,不取悦观众,引导观众在文化的土壤里自主生长。”

  张延利从三方面肯定纪录片《中国》的价值表达,“纪录片《中国》极具文化传承价值、历史启蒙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第三季从内容、制作、表现形式等多方面革新,也呈现出自信、极致、开放的三大特点。这样现象级的作品,没有出品方、主创们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开放胸怀是很难办到的。”

  “纪录片《中国》与传统纪录片迥异的美学风格,创新和亲切的影像表达,宏阔的选题和野心。”唐金楠用三个“意想不到”来总结自己观影后的感受,并从文化产业上提出了建议,这些优秀的视觉元素足可以构建一个多媒体的互动性展览,或走入院线精编成“大剧场版”,探索更多元的呈现形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纪录片的忠实观众,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并以独特的美学风格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观影体验。观影现场北大学子们纷纷向主创提问,从文本表达到影像价值,多角度探讨影片的制作与呈现形式。

  影片如何从众多历史时期中挑选影像素材,进行框架构建、阐述道理?周艳从创作主题角度给予解答:“我们最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试着来勾勒一下中国何以成为中国,我们何以成为我们。所以从神话讲到周,我们一直围绕秩序和礼,分出了不同层面和递进的关系来完成它,主题的明确无形之中给我们素材、内容的选择制定了一个规则和表达方向。”

  任刚、单浩翔、莫里加三位影片的绘画导演则从影像表达上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纪录片《中国》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非常庞大,把文本视觉化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在理解的文本后会讨论一个适应本集的绘画语言。比如第二集更多的有壁画;玉的我们用水墨的语言;青铜器我们用综合材料,让这些绘画语言更贴合这个文本内容。第一集《创世》我们特意讲究中国画里的‘留白’,因为从国画的角度讲,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的地方其实才是最妙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我们在看一件事物的时候,不是在看他表达的是什么,是看他没有表达什么,那一部分的空间是我们想象的,第三季我们也在表达最写意的东西给大家。”

  纪录片最大的价值是真实和理性的表达,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却可以是主观感性的。一位北京大学在读学生向主创提问:在第一期《创世》中各位主创老师最喜欢的画面是哪一个,最喜欢的一句解说是哪一句?

  “是的,神也会孤独。”这是李东珅在第一集影片中最爱的一句解说词。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画是莫里加画的混沌,“这是第三季所有绘画的开端,起初我想象不到混沌是什么,这很难。但莫里加跟我讲,有可能是蓝色的,有可能是五彩的,这种感受非常奇妙。”

  庞子洲作为影片的动画技术导演,表示第一集对自己是一个职业上的“跳转”。他分享到:“我最喜欢的画其实是盘古一个人站在那里撑开了天地的那幅画,也要感谢周艳老师的那句台词,盘古替我们看了这个世界第一眼,他要牺牲掉自己,他会离我们远去,他走向了光,我很感动。”


作者:陈俊宇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工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