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漄:理想“照亮”了我的现实
21日晚,世界科幻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2023雨果奖”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中国科幻作家海漄凭借小说《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他也是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科幻是最美的风景
“在得知作品入围时,我就一直在畅想着获奖这一刻,没想到梦想成真了,很激动,也非常荣幸!”21日晚,2015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公布获奖名单并为海漄颁奖,这位“90后”科幻作家在致辞时难掩心中的激动。
海漄与科幻的结缘始于孩童时代,“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故乡的书店就在我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只属于我个人的曲径通幽的私人花园,这个花园里,科幻是最美的风景。”
海漄告诉记者,小时候,他放学后最常去的是新华书店,科幻为年幼的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海漄1990年出生于湖南,目前在深圳从事金融行业,但忙碌的工作并没有让他停下阅读和创作的步伐。他自2016年起创作科幻小说,是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与写作的直接关联其实不大,但工作让我更加自律,做事更有计划性。我经常要加班,有时工作到很晚,但我尽量用刷手机和看短视频的时间去写作。”
海漄擅长创作历史性科幻作品,代表作有《血灾》《龙骸》《走蛟》《尽化塔》《江之怒》等。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
此次获奖的《时空画师》采用推理小说的写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推理与科幻结合,追溯了一幅虚构的名画创作和“当时”故事。
《时空画师》描写的主要是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的前因后果,也包括绘制这幅恢宏巨制的神秘少年画家背后的故事。
海漄告诉记者,写这本小说,是对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感到好奇,画家王希孟英年早逝,带来了不少遗憾,相关历史记录稀少,给创作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当代中国科幻创作的浪潮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的做法越来越受到创作者和读者的青睐。海漄认为,这并非是刻意为之的选择,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我们的文化和传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在创作时只是将其呈现出来而已。”海漄说,科学是全球通行的,但科幻中的想象力却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财富。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幻创作,不仅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的科幻作品走向世界。
让理想“照亮”了现实
最近,海漄正在创作的作品受到了福建土楼的启发,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将成为他故事的载体。
谈及是否会在获奖后加快写作的步伐或创作长篇作品,海漄表示:“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我的时间并不充裕,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更精炼的作品。我珍视自己的作品,也珍视读者的金钱和时间,绝不会用一个短篇的故事去强撑长篇的体量。当然,我也在渐渐尝试中篇和长篇,但宁缺毋滥的原则不变。”
作为一个远离故乡、在大城市繁忙工作的年轻人,海漄在获奖致辞中动情地说:“我每天计算着我的时间,计算着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会去仰望一下星空。”
现在,对科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著,让海漄的理想“照亮”了现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张恩杰综合新华社报道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