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共青团:让校园科创之火成燎原之势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18 16:15:25

进入学校重点实验室学习后,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陈秀做了大量研究。4年后,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陈秀在这里的学习开花结果,以他为主力的团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2023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奖。

  陈秀的故事是江苏高校团组织这些年来推动创新创业创效的缩影。近年来,团江苏省委按照江苏省委部署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要求,聚力服务青年科技创新,借“挑战杯”竞赛之势,鼓励青年勇攀科技高峰,积极打造青年科技创新的实践育人平台,为推动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青春力量。

  前不久,第十九届“挑战杯”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正式启动。

  激励青年敢闯能创

  站在“挑战杯”特等奖的领奖台上,来自扬州大学的本科生司徒博毅有种说不出的激动。3年前,司徒博毅还只是一个“科研小白”。该校实行双导师制度,一位导师负责学业,一位导师负责科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联系了科创导师,没想到还有不少同学对科研感兴趣。

  在导师的动员组织下,一群本科生围在一张桌子前,放开去想选题、读文献、做实验。

  “导师常常夸我们本科生脑洞大开,奇奇怪怪的点子比较多,思维也比较跳跃,一起讨论说不定能迸发出全新的研究想法。” 司徒博毅笑道。

  通过前期的查阅和讨论,几名同学发现“动态尺度”这一领域还存在一定研究空白,值得“大做文章”。随后,他们正式成立科研团队,开展动态共价界面的大面积实现机制与技术研究。

  研究初期的路并不好走。“我们的实验离不开超算服务器。”司徒博毅记得很清楚,“当时本科生没有服务器,一直都是跟研究生共用。”

  平时课业繁重,再加上白天服务器一直被占着,他们索性定了个凌晨两三点的闹钟,一到点就从床上爬起来,在服务器上提交计算任务。后来,老师们发现了这群很有冲劲的年轻人,便给他们配备了独立的服务器。

  “学校历来重视科研实践的‘传帮带’,项目团队已走过三代本科生,从一开始的几个人,目前已发展到将近20人。”司徒博毅介绍,“师兄师姐经常带着师弟师妹们一起探讨问题、分享心得。”扬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筑了双创育人创新体系。

  近年来,团江苏省委紧扣为党育人职责,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推动全省高校普遍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1898个学生科创社团,广泛开展“科技文化节”“科创大讲堂”等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引领更多青年学生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激发科创报国热情。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江苏高校在国赛主体赛及“揭榜挂帅”等专项赛中共有352件作品获奖,其中最高等次奖项64件。

  引导青年科研攻关

  “揭榜挂帅”专项赛的赛制安排让陈秀感到新奇。他所在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3支团队分别进行打擂。所谓打擂,就是其他学校的团队可以对陈秀的研究进行提问。

  “与普通比赛不同,这样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正面对抗的兴奋。”比赛过程中,陈秀还会根据对手提出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对他来说,这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陈秀从这场比赛中获得的经验是,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不能一味按照常规思路去翻老黄历,也不能循规蹈矩去看教科书寻找解决方案,而是努力想新办法、找新出路,“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来自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士生阮恭杰,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应用物理学世界,但常常为此感到苦恼,“物理学毕竟是一门基础学科,很多人认为按部就班研究理论才是‘正道’”。

  “挑战杯”给了阮恭杰一次检验“真理”的机会。

  他的项目针对传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基于存算一体芯片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技术攻关,为未来万物互联时代解决大量终端设备之间的低功耗无线通信问题,提供了可行且通用的技术途径。

  从院赛出发,到校赛、省赛,阮恭杰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一举斩获“挑战杯”主体赛全国特等奖。

  “我始终认为经世致用的理念在科研工作中非常宝贵,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学术的深度和广度,更要关注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阮恭杰说。

  近年来,团江苏省委聚焦技术前沿,引导青年科研攻关。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各高校发挥学科优势,聚焦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生命科学等科技前沿领域,为高水平参赛打下良好基础。

  竞赛提升育人成效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来自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郭克凡同学带来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非标记精准检测仪器”。

  郭克凡认为,要想提高对癌症的综合防治能力,就离不开高端检测仪器这一项“卡脖子”技术。

  在导师指导下,他和队友设计制造了面向循环肿瘤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及相应的自动化仪器,有效实现了对血液中稀有循环肿瘤细胞的高通量、高精度检测。该项目一举斩获本届“挑战杯”特等奖。

  郭克凡从大四起就加入了东南大学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跟随导师长期开展微流控技术的研究。

  在该校多个部门搭建的平台上,他们的项目得到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为研究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支撑。经过层层更新迭代,他们研制仪器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东南大学的支持是江苏高校为青年学生参加“挑战杯”等重量级赛事搭建圆梦舞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团江苏省委突出育人导向,增强赛事引导力,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持续完善院赛、校赛、省赛三级选拔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持续关注竞赛中涌现的优秀青年科创苗子,给平台、压担子,提升竞赛育人成效,真正让“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平台,让大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畏难、能攻关、做出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陆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18日 02 版



作者:李超 陆地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