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畏”之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当下,回顾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遇到的挫折,从学校层面来看,尤其需要一颗“敬畏”之心。
曾经,有些学校推出教学改革成果,其核心举措是取消教师上课,让学生自己教自己,这种“大胆”的做法赢得一片叫好声……但是后来,就悄无声息了。
曾经,有些地方取消了早自修,要求学校在早上上课之前校门紧闭,目的是让学生休息好。结果,那些习惯早到的学生依然早到,集聚在校门口反而带来了安全隐患。
教育领域还有很多这样的“取消”。不可否认,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破解。但同时,学校教育的优点也是很多的,如同一座房子,有破损的部分令人不安,也有光耀的部分令人珍惜。要改的是破损的令人不安的那部分,而不能借着改变破损的部分去拆除光耀的部分。因此,在改革之前,应怀着“敬畏”之心,去厘清问题所在、价值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变,而不是动不动就“取消”,动不动就“拆除”。学生成长关乎民族未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需要从业者保持“敬畏”之心,一旦学生被折腾坏了,整个社会都会遭遇无法言说的疼痛。
怀着“敬畏”之心的学校,应该从三方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通过改革,让每一位教育从业者成为一个善良、努力的教育人。所谓每一位教育从业者,就不仅仅是校长、管理干部、学科教师、班主任,也包括财务、校医、保洁、保安等学校里所有的成年人;也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成年人,还包括与教育相关的其他机构的人。所谓善良,就是不把学生当成自己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而是把自己当成学生成长的工具,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所谓努力,就是始终想办法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努力找到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高质量成长的办法。
第二,通过改革,让每一位教师有能力上好课。学习内容难、学生学得辛苦等问题的产生,与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例如:对小学生来说,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很难,因此不少小学教师便降低了教学要求,甚至“取消”了钝角三角形高的教学。但是到了初中,初中教师以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该部分内容,不再深入讲解,导致很多学生依然不理解、不会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学习起来一知半解、非常吃力。事实上,只要教师充分把握不同学段内容的衔接要求,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将难点讲深、讲透,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第三,通过改革,让每一位班主任有能力带好每一个班。班主任不是“官”,而是代表国家去帮助学生成长的一个相对固定的责任人,通过价值建设形成正能量的班集体,从而深刻地改变学生的成长质量。在班集体中,学生不是一个人成长,而是一群人在成长,促进一群人成长正是班主任的价值所在。当一个学生加入到一群成长着的人中时,这个学生的成长会加速,会爆发出神奇的能量,这便是集体教育的价值。
教育从业者一定要谨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将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初心。改革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推倒重来,在没有看到新办法的效果之前,先不要忙着扔掉老办法、“取消”各种正发挥实效的真经验,不妨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从“先立后破”的微改善开始,一点一点地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累积起有意义的改革。
作者:俞正强,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编辑:赵狄娜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