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行动 防艾公益不停步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2-22 11:48:12

  尽管岚少(化名)已开始慢慢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但是两年时间里,他没有把确诊的事告诉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目前只有对我进行‘一对一帮扶’的志愿者知道。”谈及隐瞒病情的原因,岚少坦言自己很害怕被歧视,“现在还没有办法接受带有偏见的目光”。

  在中国,像岚少这样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在少数。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监测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22.3万例。全球新发感染者中,青少年占三分之一,青少年感染者已成为全球艾滋病防治重点。

  2023年是中国青年报社开展青年防艾公益行动的第5年,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和吉利德科学的支持下,此项公益行动累计走进全国近40所高校。基于往年成果,“2023青年防艾公益行动”继续深入开展HIV防治宣传教育,在10个城市,与40多所高校的志愿者代表一起,通过青年题材防艾微电影、青年学生创作的防艾公益海报等载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对HIV的关注和科学认知,并引导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感、担当作为的青年加入青年防艾工作中来。

  同伴教育带动青年防艾

  因为一次同伴教育宣讲活动,东南大学学生郑含月加入东南大学关爱青年协会的防艾公益行动中。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年往往更能够听取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郑含月坚持做防艾公益活动的原因。

  由校园社团提供的同伴教育是艾滋病防控宣传的重要途径。我国疾控部门曾和高校合作,尝试通过学生社团、同伴教育,开展高风险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事实上,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青年防艾公益行动不断走进高校,正是希望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遏制青年学生人群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回想起第一次参加艾滋病同伴教育宣讲活动,郑含月印象最深刻的是学长学姐们神采奕奕的样子。“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给我们普及艾滋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不仅回答了疑问,也消除了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偏见。”郑含月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青年应有的担当作为,“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近年来,郑含月和伙伴们持续在校内进行艾滋病防控同伴教育,并数十次走进社区、中学举办各种防艾科普讲座,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由于性传播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他们会对高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性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还会通过知识竞赛等新颖的活动形式,更好地提高大家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从2019年开始,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这天,由共青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委员会、校医院主办,校红十字会承办的防艾主题外展活动在校园里举行,通过青年防艾公益行动等社会化活动寻求更多专家帮助,在校园里向师生们宣传防艾知识的同时,号召大家关爱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患者友好相处。

  今年的外展活动环节由防艾知识问答、手语歌表演、拥抱艾滋病患者和防艾签名4个部分组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研一学生徐驰翀带着200名同学再一次参与到防艾公益行动中来,“青年有更多的新想法、新理念,我们来倡导、带动更多学生了解防艾知识。”徐驰翀说。

  对岚少进行“一对一帮扶”的志愿者今年还不到30岁,而他成为防艾志愿者已多年。刚确诊的半年时间里,岚少近乎崩溃,一直没有进行治疗,“破罐子破摔吧”。一天深夜12点,他接到了这位志愿者的电话,“我们聊了将近2个小时,他没有一丝对我的歧视,这让我觉得很安心、很温暖”。岚少感觉自己并没有被抛弃,随后开始了积极治疗。

  用更多的知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随着志愿工作的不断开展,郑含月和徐驰翀都发现,大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相关人群仍缺乏了解。

  今年的一次座谈活动中,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迎华向现场的学生发问:“请在生活中遇到过、接触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同学举手。”50多人的教室里,只有两人举起了手。紧接着,马迎华又问:“请在生活中没有遇到和接触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同学举手。”教室里,剩下的同学纷纷举起手。看到这一场景,马迎华笑言,“我这是出了一道陷阱题。”

  她表示,许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在外貌上与大家并不会有所差异,当他(她)本人不表露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时,“大家又怎么能肯定自己没有接触过呢”?

  事实上,作为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专家组副组长,马迎华已经连续20年向不同的学生群体提出这个问题。“从答案来看,大家还是会下意识地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打标签,因为他们认为感染者或患者一定会跟大家有所不同。”马迎华认为,这种标签化带来的歧视,弱化了艾滋病与自我的关联性,进而阻碍了防控艾滋病的前进步伐。

  这一疾病至今尚无疫苗预防,一旦感染要终身服药治疗。“服药需要严格遵守依从性,定时、定点、定量,还要根据作息安排合理的用药时间,会影响青少年原本的生活节奏,给他们带来额外的负担,实在很艰辛。”马迎华表示,针对艾滋病防控,预防效果远远大于治疗。而艾滋病的污名和标签,会让部分患者选择对家人、朋友隐瞒病情,独自接受治疗,甚至不敢去医院接受治疗。

  此外,“很多人把艾滋病和某些人画等号”。马迎华曾经多次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访谈,很多时候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案,即“这个事跟我没关,跟学生没关,跟校园没关”。这种错误的认知降低了自我警惕性,更增加了个人感染的风险。

  马迎华表示,“高校青年是HIV预防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青年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等多元形式的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共同推动HIV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2023世界艾滋病日致辞时表示,“到2030年,我们能够,也必须结束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只有不歧视、不恐惧和不污名,我们才能尽快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目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健康教育应该是最好的社会疫苗

  “我对艾滋病的认知仅限于初中教材上面那几行字。”这也是岚少在确诊后极度恐惧以至于不愿接受治疗的原因。

  在马迎华看来,对艾滋病防控的关口要前移,更加注重对艾滋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中国作为国际上较早推出全国艾滋病教育方案的国家,搭建了中央、省、市三级艾滋病教育体系。2003年,教育部要求普遍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明确初中生保证相关教育满足6个课时,高中生4个课时。一次对学生的访谈让马迎华印象深刻。有个学生说,“我们有艾滋病教育课,课上只讲3条传播途径,我理解的性传播指的是男女之间,我不知道男男之间还会感染。”

  当知识和实践脱节,意味着孩子真正面对风险时,学的知识告急。“现在没有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疫苗,但是健康教育应该是最好的社会疫苗。”马迎华认为,不仅要给孩子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这堂课,更要有效地上好这堂课。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了高危行为去哪里寻求帮助?“这些知识要掰开了揉碎了讲。”

  正是在与防艾志愿者的多次沟通中,岚少对艾滋病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这个病可以不影响到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让岚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青少年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是他们掌握的知识,不足以支撑他们保护自己。”马迎华坦言,在艾滋病健康知识科普的基础上,学校和公益活动方应该教会青少年生活技能,如提前预判危险的能力、作决策的能力、和他人沟通的能力以及拒绝他人的能力等。

  防艾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防艾公益行动,根据青年群体的特点创新传播方式,强化了高校青年的尊重意识、责任意识。”马迎华认为,这样的公益活动让青年从防艾知识的接收者变成传播者,动员广大青年主动防艾。

  中国青年报社青年防艾公益行动将会继续进行,参与到该行动的防艾志愿者也在坚守初心。目前,郑含月已经保研,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也是她未来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会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帮助到更多的人。”郑含月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记者 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22日 08 版


作者:陈晓 黄冲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