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洪春:建议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13 13:59:09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窦菲涛

“鼓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专家走进校园,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专题讲座,为中小学生讲解中医典故,传播中医理念,分享名医故事等,帮助师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建议,制定鼓励名医名家走进校园相关政策,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张洪春委员认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培育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土壤,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近年来,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陆续展开,许多地方也开始尝试在中小学校开设中医药课堂,编写中医药读本,取得一定成效。但张洪春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现象:

一是由谁讲的问题。一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大部分授课教师没有经过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培训,掌握的中医药知识不足,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理解不到位。

二是讲什么的问题。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学内容过于深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出版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师授课应该达到的标准以及学生接受知识应该达到的程度,以保证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是怎么讲的问题。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不仅要阐释中医药的智慧和价值,还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传统的中医药科普知识内容较枯燥、传播形式单一,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无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价值。

为此,张洪春委员建议,一是开发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课程,编撰适龄专业教材读本。教育部门加强与中医药有关部门合作,遴选出一批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中药师,与教育专家一起组建专业的编撰团队进行教材编制。按照教育阶段划分,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编写符合不同年龄身心健康需求的中医药文化教材,使其既包含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元素,又集权威性、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

二是制定鼓励名医名家走进校园相关政策,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鼓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专家走进校园,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专题讲座,为中小学生讲解中医典故,传播中医理念,分享名医故事等,帮助师生了解中医药文化。根据学校需求,对校医和保健老师进行中医药教学与培训,传授正确的中医知识,结合实际指导广大师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药知识正确预防近视、腰肌损伤、颈椎疾病等常见疾病,推广易学易练的传统健身操,增强身体素质。

三是把握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承中医药精神内核。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从而更好地诠释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有益尝试,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培养塑造更为全面、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是整合地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学校加强与地方卫健、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实践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认识中医药、种植中草药,学习识别、种植等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浓厚兴趣,使中小学生亲身感悟中医药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作者:窦菲涛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工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