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博物馆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药王坐虎针龙雕像、傅山题“兴来稍可”大漆木牌匾……近日,在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展品,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驻足凝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年来,全国中医药类博物馆为公众献上一场场精美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展厅一角。(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供图)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的博物馆备案信息显示,全国有中医药类博物馆83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5家、三级3家。
2020年12月,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我国首家中医药类国家一级博物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这里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达650万人次。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藏医药为主题、藏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国家一级博物馆。”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馆长艾措千介绍,这里珍藏着各类文物7万余件/套,藏品涵盖化石、石器、陶器、金银器、丝织品、古籍文献、医疗器具和唐卡等诸多类别。
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医药博物馆纷纷加强数字化建设,聚焦科普教育功能,增加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让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在公众面前“活”起来。
2023年,“道地本草数字展厅”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官网上线。这个虚拟展厅将数十种道地药材的来源、质量评价、功效与应用案例等数字化呈现,让观众通过虚拟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不少中医药类博物馆,已然成为我国面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打造中英双语云展厅,“动动手指”就能欣赏到400余件精美馆藏;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中医药科普宣教活动2000多场,直接受众达200多万人次,遍布世界五大洲共96个国家……
“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兴板块。”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陈峥说,目前,中医药博物馆事业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家底不清、体系结构尚未构建、藏品保护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基本建设,建成国家中医药数字博物馆;鼓励新建改建省级中医药博物馆,条件成熟的支持申报国家一、二级博物馆。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推进落实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任务,为群众呈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大餐。(记者田晓航)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