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人与共和国70年】这辈子与沙漠“死磕到底”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9-08 16:19:26

QQ图片20190918115559.jpg

摄影/魏蒙

QQ图片20190918115609.jpg

摄影/魏蒙

  “治沙必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

  “不怕苦,不怕累,以身作则,认真实干。”今天,在宁夏,王有德深得人心,每每谈起他,人们必定要竖起大拇指。不过,这个大拇指,王有德得来得并不容易。

  “我当时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王有德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1985年,初到林场,迎接他的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亮相,“宣布调令,现场没有一个人鼓掌”。

  王有德没有生气,也没有发火,他非常理解当时工人们的心情。白芨滩林场成立于1953年,最初的20年里,广大职工开荒造田、植树造林,因为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表彰奖励。但是,作为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公益性林场,林场每年的全部收入来源就是财政下拨的10多万元,既要养活198名工人,又要保证造林育苗等生产任务。当时,治理一亩沙地,成本需要好几百元,而国家每亩补贴额度仅50元,资金缺口非常大。

  “当时,百分之七十的职工都想调走,人心涣散,毫无干劲。不过这不能怨职工,为了防风治沙,他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终生,却陷在窘迫穷困中难以自拔。”上任之初,王有德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走访调研,结果令他震惊,职工们普遍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喝的是苦咸水,吃的是白汤白水,不见一滴油花,孩子上学、职工看病均须投亲靠友。

  “如果不改变他们的生活处境,让他们富起来,真是对不住他们呀!”必须改变林场现状,改善职工生活,使命与责任在王有德的心里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涌。

  王有德告诉自己,“治沙必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在林场大会上,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向职工们郑重地作出了“三个不走”的承诺:全场的贷款不还清,我不走!困难职工住不上新房,我不走!眼前的沙漠不变成绿洲,我不走!

  出路何在?经过深思熟虑,1986年,王有德提出了“内改经营机制,外拓生存空间,靠创新求发展”的发展思路,决定打破铁饭碗,精简后勤管理人员,取消一线职工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同时通过创办多种经营,比如开饭馆、修苗圃、办车队、承揽绿化工程、搞畜牧养殖等,用企业挣来的钱解决职工生计和植树造林问题。

  “一个小果园可以养四五个人,一个小饭馆可以养两三个人,一个柳编场可以养十几个人……”在王有德本子上,这样的账密密麻麻。有活干,有钱赚,林场职工的干劲再次被激活,没日没夜的奋战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饭钱解决了,菜钱解决了,最让王有德惊喜的是,仅一个月时间,林场就超额完成了该年度的植树造林任务。“职工们不是怕改革,而是怕越改越差。”

  职工致富,林场增收,有的职工说,治沙赔钱,不如少治些沙,挣来的钱干些别的,不是更好?对此,王有德的态度非常坚定,“富民举措是在夯实治沙基础,多种经营是在增强治沙实力,最终的目标还是要防沙治沙。”

  不过,在王有德看来,治沙必须和治穷相结合,实现防沙治沙与职工致富的良性循环,“人家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靠沙吃沙,而且要吃得生机盎然,幸福美满”。

  为了增强林场防沙治沙的后劲,王有德提出了“立足林业促林业、围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力推林业建设综合发展”的深化改革方案。经过多年努力,林场的苗木培育、经果林种植、养殖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与防沙治沙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模式,用事实证明,治沙与治穷齐头并进,实现了场子活、沙漠绿、职工富的目标。

  在王有德带领下,林场由过去每年治沙三千亩提速到每年治沙两万到三万亩。在浩瀚的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63万亩的绿色屏障,将毛乌素沙漠向东推了20多公里。林场职工年均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最低6万元、最高20多万元,家家住上了楼房、户户开上了小车。

  不过,面对这样的成绩,王有德依然未敢松懈。2014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他决定退而不休,借助一位企业家的帮助,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继续防沙治沙事业。

  “白芨滩目前仍有大片荒漠尚未治理,党交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我要继续发挥余热。”王有德的言辞虽然朴素,却充满了力量。

作者:刘彦华
责任编辑:柒月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