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十年治藻控磷护安澜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10-18 16:50:22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 200多年前,更生居士语带惊叹地描绘出了一片苍茫之中浩浩荡荡的太湖。

如今,一位网络博主如此讲述她在环太湖1号公路自驾的经历:“我见了西山湖上的粼粼波光,赏了东山明月湾的浪漫日落,与光福铜观音寺的诵经声相伴入眠……”时光交织,古今众人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长三角“幸福湖”的喜爱。

太湖流域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处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长江大保护、“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如何呵护好太湖安澜,让群众共享太湖美景,是环太湖地区十年来不懈奋斗的目标。

1.连续14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太湖不仅是长三角区域水资源调配中心,还是长三角地区水生态、水环境的晴雨表。

但太湖并不总是像现在这般宁静。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遭受污染,引发无锡市供水危机。随后,国务院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太湖水污染治理力度。

治病还需找准“病因”。太湖的问题在哪儿?

水体富营养化。从太湖的生态系统来看,要想控制太湖蓝藻水华,“减磷控氮”是必经之路。

可磷、氮的问题,管起来并不容易。太湖流域总面积为3.69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分布着超大城市上海,特大城市杭州、苏州,大中城市无锡、常州、镇江、嘉兴、湖州及迅速发展的众多小城市,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这些既是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也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使太湖流域水环境持续承受着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太湖流域河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近两万条各种大小河流织成一张网,水体流动性较差,自净能力较低,水环境容量有限。

此外,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平均水深不足两米。风浪扰动后,底泥便悬浮起来,水和底泥中的磷污染物交换频繁。

太湖东海局监督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芦炳炎告诉记者:“太湖流域的这些特点,导致太湖氮磷营养盐偏高、蓝藻水华多发频发,而且治理难度大。”

越是难,越要迎难而上。

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太湖流域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编制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国务院批复后实施,治理项目总投资高达1100多亿元。高位保障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启“加速度”。

《方案》实施以来,在太湖流域2010年GDP较2005年增长1.02倍、人口增加了1191万的前提下,水环境质量保持向好,成绩来之不易。

步履不停,持续攻坚。2013年,对《方案》进行了修编。2018年,太湖总氮改善为Ⅳ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氮指标已提前达到修编后所确定的2020年治理目标。

不懈努力,成效显著。《方案》实施以来,太湖水质由2007年的劣Ⅴ类提升至2020年的Ⅳ类,湖体营养状态由中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湖体及22条主要入湖河流特征污染物浓度均明显下降。2021年,太湖总磷浓度降至0.060mg/L(Ⅳ类),并达到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已经连续14个年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治太目标,可以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芦炳炎告诉记者。

2.江浙沪共奏”护太“协奏曲

目前,太湖流域在用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就有42个。作为长三角居民共同的“大水缸”,太湖的治理自然也非一家之事。

2008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协同治太的实践自此开启,两省一市统筹协调推进太湖治理中的重大问题解决,推动部门、地方沟通协作,太湖治理有了“组织护航”。

2011年11月,我国七大流域中第一部流域管理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不仅开创了流域立法的先河,还将太湖治理从水中延伸至岸上5公里,禁止设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的生产项目,管水中的“污染”,也管岸上的“根子”。地方配套标准体系立即跟上,江苏省两次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治理的法规标准不断完善。

在每年的3月—11月,太湖东海局的汤轶男和同事们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巡查,紧盯蓝藻水华高发、异常水体易发区域和重要水源地,督促地方落实防控措施。“如果遇上异常情况,我们还会加密巡查频次,甚至开展蹲点调查。”汤轶男告诉记者。

图为2022年7月8日,太湖东海局的工作人员在太湖竺山湖符渎港附近水域开展蓝藻巡查及水样采测。 张玉莹摄

在岸上,两省一市对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江苏省在太湖一级保护区基本建成了无化区,治理区内累计关闭(关停)化工和不达标企业近万家;上海市完成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青浦区)内194家工业企业关闭清拆。

实施生活垃圾、面源污染防治。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5万吨/日。推进农药、化肥减施,依法整治太湖法违规养殖。

在水里,对于底泥和蓝藻,江苏省和浙江省还实施了生态环保修复工程。

2008年以来,江苏省在底泥污染比较严重的梅梁湖、竺山湖、贡湖等湾区持续实施了141平方公里、约4200万立方米的清淤工程。对1100余条入湖河道开展疏浚整治,长度超过2500公里,累计打捞蓝藻约1700万吨。在蓝藻打捞方面,88个固定打捞点和31座藻水分离站(车、船)“共上阵”,做到重点区域蓝藻“日生日清”。江苏省还安排了105支打捞队、238艘机械打捞船,可随时进行应急打捞。

浙江省开展西山漾等湿地和贯泾港等水源地生态湿地建设,实施青山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秀洲区北部湖荡整治及清淤工程、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等。

为了监测预警,环太湖地区多手段齐上阵。太空里卫星遥感监测,天空上无人机巡飞,陆地上人工巡航,湖水处视频监控……不仅如此,各地还引进国家“十三五”水专项加压灭除蓝藻整装成套技术、蓝藻磁捕船,提升应急防控能力。

今年,江苏省太湖流域已建成由419个水质自动站、4艘监测艇、两艘监测船、1个观测站和1颗卫星组成的水质藻情监测监控网络,涵盖60余项指标自动监测能力,可实现每30分钟监测1次藻情。

浙江省湖州市和江苏省无锡市跨省“结盟”,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交叉检查,共同完善太湖水质监测网络,一起推动区域智慧平台建设,联合发布预警监测报告,甚至还互相帮忙打捞蓝藻,走在了联手“治太”的前列。

3.新起点上再出发

多年攻坚克难,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的双赢。

但需认识到,太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十三五”以来,太湖水质总体上逐年改善,但太湖总磷浓度出现波动反弹,营养过剩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氮磷营养盐浓度仍超蓝藻水华发生阈值,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风险犹存。

目前,入太湖河流污染物输入量依然较大,超过太湖环境容量,是太湖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此,太湖东海局副局长章元明坦言:“首先,流域城市和工业污染治理‘好啃的肉已啃完’,剩下了环境基础设施、城乡面源污染治理短板等‘硬骨头’,进一步削减氮磷入湖负荷难度越来越大。其次,近年来太湖生态系统退化,导致太湖湖体对磷的吸收转化能力和生物固氮抑藻能力下降。在当前的水体氮磷水平下,太湖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蓝藻水华情势,受到气温、风速、光照等水文气象条件及季节变化的极大影响,这也不利于水体磷的控制。”

十年治太,当前治太工作面临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进入爬坡过坎阶段。而新时期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部署仍在继续。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以破解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为着力点,谋划推进太湖保护治理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

《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入河湖污染物大幅削减,地表水优良比例持续增加,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得到稳定控制等。

为了精准治理,《总体方案》将太湖流域划分为4类区域,实施分区治理。

在太湖湖体保护区域,重点加强蓝藻水华的监测预警和打捞处置,科学推进重点水域生态清淤,促进重点区域水生植被恢复,改善湖泊生境,提高湖泊生态功能。

江苏省上游地区主要包括无锡市、常州市和镇江市,这一区域入湖污染负荷较高,是入湖污染负荷防控重点区域,主要负责大幅削减各类入湖污染负荷。

浙江省上游地区主要是湖州市、杭州市的临安区和余杭区,这一区域主要实现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实现清水入湖。

太湖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等地以及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坚持节水优先,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全力提升河网湖荡水质,恢复水生态功能。

回头看,治太之路崎岖坎坷;向前看,治太决心不言放弃。

章元明表示:“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水陆统筹、系统谋划,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围绕‘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条主线,在继续巩固提升减排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太湖环境容量,擦亮‘太湖明珠’,为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生态环境支撑。”

作者:薛丽萍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国环境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