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岁哈民遗址兼职当“流量”:带农牧民搞旅游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10-26 22:58:30

图为哈民遗址博物馆。 宋璇 摄

图为哈民遗址博物馆。 宋璇 摄

  为了能让游客对哈民遗址有正确全面的理解,公园还专门招聘了大专以上学历、中文专业的解说员,群策群力设计了一份解说词。“我们的讲解词是由考古专家把关的。这里是古遗址,可不能随便介绍。”董哲正色道。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为了提升知名度、提高旅游收入、带动农牧民致富,哈民遗址也开发了不同品类的“周边”。

  “哈民遗址中发现了80多万粒碳化的黍和粟的种子。所以我们以此为灵感,就跟当地合作社合作,申请了以‘千古哈民’为名的商标,制作小米、黄米、杂豆等产品。”董哲解释说,黍和粟其实就是黄米和小米,是当地的特色作物。

  “销量很不错,我们去年收入在60万元左右。”朱新军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们如今已建成专业扶贫车间,当地不少贫困户在此就业。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312户贫困户加入种植大军,为“千古哈民”贡献原材料。

  “哈民遗址是在我们科尔沁草原上的,我觉得草原文化也应该在这里得到展示。”马春红是当地哈根淖尔皮毛绒刺绣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去年开始,我们把传统的蒙古族服装、饰品、工艺品等放在这里卖,都是纯手工做的,销量不错,其中蒙古袍卖得最好。”马春红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带动当地80余名农牧民依靠巧手致富。

图为哈哈和敏敏。 奥蓝 摄

图为哈哈和敏敏。 奥蓝 摄

  “我们去年还以出土文物小陶猪为原型、设计哈哈和敏敏两个卡通形象,做了一段拜年视频。我们现在正在跟几个文创公司谈,想做一系列以小陶壶、小陶罐为原型的文创产品。”董哲很看好文创市场。“我们想让哈民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哈民。”

  “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在不破坏遗址区的基础上,在遗址区500米之外开发一些体验类的旅游项目。”董哲告诉记者,为了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他们计划还原5000余年前的生产生活场景。“我们一直在雇佣周边农牧民来这里做保安、保洁等工作。这些项目建成之后,也还能再帮助当地多解决一些就业岗位。”

  作者 奥蓝

作者:奥蓝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