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文物修复师李小波:以敬畏之心唤醒千年“历史”
李小波正在修复一件瓷器。(王莉莉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5月18日,山西博物院,距离9点开馆还有一段时间,但入口处已有几十位游客在排队等待入馆。此时,34岁的文物修复师李小波哼着《青花瓷》步行穿过如斗似鼎的博物院主馆,沿着灰色外墙拐了几个弯、经过几扇门后,走进了自己办公的地方——陶瓷组修复工作室。
继《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火后,前段时间,一场全国性的文物修复大赛再次将文物修复这个职业推到大众面前。但作为让文物“复活”的人,李小波和他的同事并不为热闹所改变,依然日复一日与器物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因家人喜欢收藏古玩,李小波自身又爱好美术,高考填报志愿时,便选择了“冷门”的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
2010年,李小波大学毕业,有过两年学徒经验的他成为山西博物院的一名修复师,主攻陶瓷修复。
记者看到,李小波所在的这间60多平方米的修复室里没有隔断,正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工作台,上面搁着各地方博物馆送修的陶瓷器。
换上工作服,李小波托起桌上的一件唐白釉盘口双系瓷瓶端详了好一会儿,偶尔侧着身子变换观察角度,偶尔拿起镊子轻点器物表面。
慢速工作、敬畏文物是李小波工作的日常,也是他入行第一天就从师傅那儿学到的“行规”。
文物修复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始于春秋时期,跟大多数中国传统手工艺一样,除了吃得了苦,优秀的匠人还需得有天分。
在陶瓷器修复这个行当里,步骤繁杂,11年来,对每一件交到自己手里的文物,李小波都会按照流程一步不落地进行准备工作:拍照,测量尺寸,绘图,采样,检测分析和修复实验,制订修复方案、报批方案。正式修复过程中,还要完成清洗、拼接、配补、打磨、随色、仿釉6道工序。
这一系列的步骤中,哪一项是最难呢?
“道道都难。最难的是做旧随色,这个步骤完全凭经验累积,还要依靠个人悟性。”面对记者的问题,李小波说,截至目前,他的团队累计已完成了1000余件文物的修复,“修到最后,‘感觉’最重要。”
经李小波修复的北齐时期的黄釉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去追求的是修复部位与文物本体色彩、纹饰和质感等完好的视觉效果,但随着不断地总结与思考,逐渐意识到过度的干预修复部位可能会掩盖文物本身的制作工艺和其携带的信息。”李小波说。
文物修复工作对于李小波来说,除了瓷器表面冰凉的触感外,还有工作过程中那些难忘的回忆。
山西博物院主馆“瓷苑艺葩”展厅内展示着180余件瓷器文物,其中一尊距今一千多年、北齐时期的国家三级文物黄釉尊的修复让他印象深刻。说起这件文物的修复过程,李小波说:“初见这尊文物时,它已经被简单地修复过,但修复方法粗糙,再次修复难度非常大。通过观摩相近实物,查阅搜集文献资料,以及对文物本体的研究后,开始了长达半年的修复,经过去除原胶粘剂、重新补配、随色等一系列工作后,这尊北齐时期的瓷器终于展露了真身,我们也被一千多年前工匠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文物这一载体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看着展厅内摆放着“活”起来的文物,不善言谈的李小波露出开心的笑容,他说:“如果不出意外,这件瓷器至少50年不用再修。”
经手修复的文物越来越多,但被李小波和同事们称为职业病的“安全癖”却愈发严重。“就是总怕文物在自己手上有任何损伤,尤其怕听到东西掉落的声音。”李小波举例说,放置文物的时候得反复检查,防止发生意外的磕碰和破损。“要始终保持对文物的敬畏。”李小波从事文物修复工作11年,遇到过各种挑战,但所有成功修复的背后都是用技艺唤醒千年“历史”的敬畏之心。
如今,山西博物院已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等设备,随着文物修复理念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参与文物修复这项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残破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让人们可以通过文物跨越时空长河、碰触历史。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