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无:故宫履新,续写国画风华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8-28 10:49:51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以笔抒情,以情写景,笔到情出,情景交融。画家曹无亦是如此。

曹无--摄影宁颖 (2).jpg

  画家曹无,号世外闲人,别名髯公,在国画界,因画鹤自成一派而闻名,人称鹤翁。近日,伴随着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一纸委托书,他走马上任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开启新的挑战。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热爱自由、自在和自然的曹无,年过七旬,为什么会接受这一任命?在接受采访时,他向《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讲述了这纸任命背后的故事。

  从小就有画家梦

  1951年,曹无出生在西北一个多民族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从小便被寄放在舅舅和外婆家。

  曹无童年,正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由于饥饿难耐,经常在上到第三节课时眼冒金星。不过,他从小就喜欢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小人书,每每看到侠义之章,恨不能身长七尺,仗剑天下,扫尽不平,甚至经常临摹小人书中的英雄人物,以表达对其敬仰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主动提出要用馍馍交换他的画。“这真是雪中送炭,既能使我肚子吃饱,又能满足同学的愿望。”后来,凡是不想听的课,曹无就画小人书里的人物。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不仅能经常用画换到红薯干、馍馍、爆米花,也在心中埋下了将来要当画家的念头。

  曹无越画越喜欢,越画越好,到了初中,逐渐成了班上的“小画家”,常常美滋滋地和美术老师一起办黑板报、写美术字。

  但是,他真正跨入艺术之门并不容易。上世纪70年代,曹无经历了黑暗的十年,种地、养鸡,挖猪圈,当演员,下矿井挖煤,兜兜转转,起起伏伏,历经千辛万苦,尝遍酸甜苦辣,却未能改变他乐观耿直的性格和对书画的深爱。无论做什么工作,他总会“机灵”地利用各种便利条件和环境练字画画。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文艺界开始兴起一股“寻根热”,画家、摄影家们一批批涌到丝绸之路,寻访中国古文明的源头和遗迹。当时,在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曹无,先后接待陪同关山月、黎雄才、黄胄、华君武、张仃、舒同、方增先、周思聪、卢沉、王明明、王怀庆等一大批知名画家考察写生。从兰州到武威,再经张掖,到嘉峪关以及敦煌莫高窟,探寻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在甘南草原,访古刹寺院,赏藏族节日,深入了解藏族生活;于甘肃天水的悬崖峭壁上,游览麦积山石窟,探访帝王之庙……他们一起跋山涉水,穿越沙漠,访问藏区,观览石窟,在此期间,曹无虚心向四方名家求教,广采博取,受益匪浅,开始用一个画家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照相机捕捉新鲜感受。

  据曹无回忆,那个时候,他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布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份,拍了数万张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照相的目的就是为我画画服务。”

  紧接着,在著名画家黄胄的提议下,甘肃省政府决定设立甘肃画院,为社会上具有很高造诣的画家们提供生活和创作条件,支持甘肃地区的文化发展。1984年,甘肃画院筹备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曹无为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选址,做规划,筹经费,与艺术家们一起采风写生,甘肃画院的建设过程困难重重,曹无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1988年,曹无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两年后又在书法研究室研修,再之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美术史记硕士研究生。

  199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以开放性、国际性博览会的形式把中国艺术品推向海内外艺术品市场。期间,曹无被文化部艺术局聘任为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艺委会秘书长、艺术主持,承担多项重要工作。

  如今,他已经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笔耕不辍,陆续出版有《曹无——作品集》、《曹无花鸟——作品集》、《曹无山水——作品集》、《曹无——小品集》、《梦幻境界——作品集》、《吉林情怀——作品集》、《云是鹤家乡——作品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曹无书法集》等。

  灵动悠然,画如其人

  曹无书法、摄影、绘画皆精,但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鹤”。步入他位于顺义区的画室,画作、照片、书籍……满眼都是鹤。

  “我喜欢鹤的习性和品质,所有这一切让我对鹤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仙鹤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飞禽,历代艺术大家都对它有所表现,或表现仙鹤迎风起舞、仪态万方之姿;或寄寓延年益寿,太平安康之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是人们寄托长寿的图腾,也是体现人们追求扶云高翔、风骨孤高的理想象征。谈及曹无与鹤的缘分,时间可以追溯到13年前。

曹无采访图.jpg

责无旁贷 “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助力中国画事业做大做强。”曹无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2010年,曹无在长白山写生,偶然间一个朋友提出要带他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湿地看鹤,酷爱摄影的他欣然前往,却没想到自此对鹤如痴如醉,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画鹤,从吉林的莫莫格到辽宁的红海滩,从江苏的盐城到江西的鄱阳湖,曹无不仅每年都要追着鹤的足迹跑遍大半个中国,还多次前往日本的北海道,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观察鹤、记录鹤、研究鹤、画鹤上。

  长于大西北的曹无,骨子里透着一股率真和阳刚之气,做起事来总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他研究鹤,不只是看看。有一次,他在吉林莫莫格拍鹤,清晨三点半起身,直奔湿地。由于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清晨雾很大,能见度很差,只听到鹤鸣却不见鹤的身影, 等到九点,好多发烧友、摄影者都坚持不住放弃了,他却不甘心,继续耐心等待。将近十点,突然一阵狂风吹散大雾,曹无惊喜地发现,平时距离自己几百米的鹤群,这次却近在眼前,赶紧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场面。事后,曹无颇为自豪地说,“我觉得我跟鹤很有缘,每次去拍鹤,那个地方的天都很照顾我。”

  如今,曹无已是画鹤、研究鹤的大家,他画笔下的鹤,或在空中翱翔,在芦苇中群舞,或在湿地上互相追逐、嬉戏、觅食,或在暮雨中徘徊,在晨雾中独步,千姿百态、风度翩翩。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曾称赞曹无以鹤为题材的水墨作品轻松、自然、简洁、灵动,神形兼备,意蕴悠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直言,曹无画鹤,似乎有着天启的成分,“能脱出一般人的模式,新创一格”。

  中国画起源于哲学,历来强调“天人合一”。画家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元代画家倪瓒曾言,“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耳。”

  以笔抒情,以情写景,笔到情出,情景交融。曹无亦是如此。他曾说:“我画画是在玩,是在释放情感,是在追求一种其他方式难以表达的快感。至于画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随心所欲、轻松愉快就行,愉悦的那种心态他人难以体会”。

  书墨相传 续写风华

  曹无如今虽过古稀之年,却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身形魁梧,长发长须,神情淡然,衣着朴素,自有一派仙风道骨的独特气质。并且,据了解,早在2007年,他便辞去了在社会上担任的所有闲职,也很少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

  近日,突闻他将出任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不免让人有些惊讶。但其实,对曹无而言,这是一纸酝酿了两年时间、满载期盼和嘱托的委托书。

  崔如琢先生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国画大家之一,连续多年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他的作品深受海内外各界名人赞赏,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

  同时,崔如琢先生更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修养者,事功不累、心境不劝、情怀家国, 对中国画早年于世界艺术舞台的弱势地位着急,为中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愤怒,曾痛斥“这六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2016年,为更好地研究、传播中国画艺术,故宫学院成立中国画研究院,崔如琢先生勇担重任,出任首任院长,以期为中国画教育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探索出一个全新的中国画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国画后备人才。

  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为事业长久发展计,年近耄耋的崔如琢先生开始寻找接任者。深思熟虑后,他认为,老友曹无深知并理解支持自己在中国画方面的思想理论和追求,是不二人选。

  面对崔如琢先生的信任和重托,曹无深感责任重大。几经商讨,最后决定崔如琢先生继续担任院长,曹无担任常务副院长。

  “画千鹤图学仙鹤风度,临百家书取大家精神”,这是曹无挂在画室里的一幅对联。他说,“我从来没拜哪位大师为老师,但是所有的名家大师,都是我的老师。崔如琢先生同样是我的老师。交往近40年,通过他,我不仅近距离观摩了很多平常看不到摸不着的大家原作,见了世面,还从他身上学到了画巨幅大画所必需的大格局、大境界,以及作为一位画家,衣食无忧却依旧勤奋刻苦的品格,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中国画深入骨髓的热爱。”

  既已接过重任,曹无便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为中国画的事业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与西画不同,中国画博大精深。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有文化,要懂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书画语言。”采访中,他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崔如琢先生给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提出的校训是‘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国画、传播发展中国画。为此,接下来,我们正在谋划成立一个艺术委员会和一个顾问委员会,一方面资助有天赋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进入中央美院等高校学习的人才,另一方面组织一些大型活动,促进中国画在海内外的传播与交流。”

  曹无的希望是,“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助力中国画事业做大做强。”

千姿百态 曹无画笔下的鹤,或在空中翱翔,在芦苇中群舞,或在湿地上互相追逐、嬉戏、觅食,或在暮雨中徘徊,在晨雾中独步,千姿百态、风度翩翩。

微信图片_20230724143942.png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7月下旬刊

作者:刘彦华
责任编辑:媱阅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