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探寻青龙文化 青龙镇遗址见证上海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2-10 12:32:42

图片6.jpg

  中国小康网2月10日讯 记者金朝晖 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也是中国春节获列联合国假日的第一年。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是万兽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龙平时住在水里,春分时节登天化雨滋润禾苗。春节前,《小康》记者来到青浦白鹤青龙镇遗址探寻青龙文化。

图片5.jpg

  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青浦白鹤镇东部,历年发掘发现了房基、水井、灶、铸造作坊、灰坑、河埠头、墓葬等大量遗迹,出土了包括数十万片瓷片在内的大量遗物。遗址入选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是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要沿着通波塘两岸分布,文化层堆积丰富。遗址内的隆平寺塔基,是古迹青龙镇内的标志建筑,为研究青龙镇的市镇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成为上海城镇发展史的重要一环。青龙镇遗址更是上海城市历史的重要发现,是实证千年上海城镇发展的珍贵资料,考古出土的大量贸易瓷和隆平寺塔遗存进一步佐证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图片4.jpg

  “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宋政和间改曰通惠,后复旧名。”《万历青浦县志》青龙镇是上海最早设立的市镇,也是唐宋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港口。青龙镇繁盛之时,共有7塔13寺。其中最著名的是青龙塔和青龙寺。青龙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初名报德寺,俗称南寺。长庆年间改名隆福寺,建隆福寺塔,俗称青龙塔,又名青龙雁塔,建于长庆年间(821-824年),重修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此后近千年间,佛塔屡废屡兴,存留至今。塔是砖木结构,七级八角。建塔前,沪渎港“与海相接,茫然无辨”,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常常因此失去方向,偏离航线,不能顺利进港,佛塔建成后则成为一处显眼的航标,入港船只得以明辨方向,顺利进港。

  上海的城市特点是以港兴贸,以贸兴市。上海的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端,始于青龙镇。“先有青龙镇,后有上海滩”,青龙镇遗址的发掘工作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青龙镇遗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千年上海的重要实证。这里出土的大量贸易瓷和隆平寺塔遗存不仅充分证明早在唐宋时期,见证青龙镇在当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为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找到了重要的历史基因。而隆平寺塔基的发现,对研究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的古塔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青龙,又称苍龙、孟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对应“四象”中的“东方七宿”。青龙代表东方。因东方为木,木色青,且该星宿像龙,因此,命名为青龙。

  编辑:刘彦华

作者:金朝晖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