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美育的基座上应有更多让人共情的展览
月白釉
春天以来,万物复苏,也包括艺术展览。近来众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艺术展览中,有两个均以亲切感击中了观者。
一个是浙江展览馆的全国首届手绘艺术大展,一个是上海M艺术空间的爱琴个展“春有时”。规模、主题、风格、形式各不相同的它们,不约而同打开了艺术展览接地气的另一面,也让人思考艺术展览之于大众还可以有怎样的可能。
全国首届手绘艺术大展汇集500余幅作品,水准其实有些参差不齐。有一眼惊艳的,当是来自艺术、设计等专业人士甚至大腕;也有的并不完美,显然来自平凡的艺术爱好者。这里的“手绘”,更适宜被理解成一种以画为媒、表达自我的方式,以图像代替文字、语言来发声与抒情。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或许就来自邻家学画画已久的那个大哥哥、大姐姐,平凡的你我他未来或许努把力就能企及。
其中,一些国风手绘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如超现实主义的《红楼梦》,长着贝蒂小姐标志性脸蛋的飞天,难免稚嫩,却呈现出有别于以往在博洛尼亚插画展、安徒生插画展等的风景,也是本土手绘的希望。
展览击中人的,恰恰来自这种真诚。整个展览非常敞阔,布展上不乏一些颇为出片的打卡点设置,观展的人群中,其实少见忙不迭拍照、拗造型的,多的是大手牵小手在一幅幅作品前踱着步子。大众美育的基石,或许就藏在这样的展览中。
“春有时”是仅有40余幅水彩作品的素人艺术展,小而美。展览的主角爱琴,一位年过花甲的阿姨,也是艺术家尤勇的妈妈。从温州绣花厂退休后,因为到儿子所在的北京小住,她在尤勇的“怂恿”下拿起画笔尝试绘画,到现在“画龄”也不过四五年。
画案就是餐桌。通常,爱琴她在午饭后开始画画。收拾餐具后,放上一束瓶花,就着南窗的光,不紧不慢开始描摹。傍晚又回到灶台。此次展出的爱琴的画作,多是宁静可人的花卉、绿植与静物。她的画面没有明暗对比,不讲究知识技法,甚至有时犯了绘画的大忌,爱琴却就凭着自己的艺术感觉去画。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图像,像模像样,迸发出完整自洽的视觉语言,绽放着惊人的美感和生命力。
美的画面背后,是热爱生活、勇于创造美的有趣灵魂。这是一个治愈的展览,更是一个励志的展览,就像前言写的:“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但总有一个时间为春天预备。”
平日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展览,即便不来自名家大师,大多也来自专业艺术家。走进这样的展览,需要一定的知识门槛;面对展出的作品,也不免让人抱以仰望的欣赏心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故意走进了高冷的胡同,玩起玄虚的阐释,看得人不明觉厉,甚至一头雾水。
相较之下,诸如前述的两个艺术展览,可亲可近亦可爱,同样应当成为不可或缺的展览组成部分。有些可惜的是,尽管身边很多展览贴上“群文”标签,但难免粗糙,能够真正连通人们内心、刷出“存在感”的其实并不多——并非草根作品随意“拿来”、简单“拼盘”,就能具备共情的力量。
之所以呼唤接地气的展览,不是因为它们属于标准意义上的好展览,也不是因为它们可能成为备受追捧的热门展览,而是在于它们重新定义了艺术展览与大众的关系——这或许是一种相视一笑,一种相伴成长,一种相互激发。观众没有负担的感受力就此被唤醒,进而用眼睛、心灵甚至是画笔,寻觅展厅外、生活中更多的美,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值得珍视的意义吗?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