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多哥》镜像式舞台让观演如镜自照
“我今天不会来了,但我明天一定来。”这几天,走进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观众会首先收到一封来自“多哥”的信。茫然与困惑袭上心头,“等待”,正是人艺小剧场新作《等待多哥》想要与观众探讨的话题。
荒诞派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闻名戏剧史,它于1953年在法国首演,迄今整70年。1998年,北京人艺首次把《等待戈多》搬上中国舞台,从此,这部作品被越来越多地予以解读和演绎。冯远征担任院长后提出,希望恢复人艺小剧场的实验性和先锋性。于是,同时担任导演和戏剧架构的方旭尽可能让这部作品有了北京人艺自己的特色:剧名中的“戈多”变成了更有本土气息的“多哥”。在方旭看来,等来的到底是“多哥”还是“戈多”,其实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等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结果的不确定性让大家对“等待”抱有一种焦虑,这种情绪,所有人都无法逃脱,如何面对?正是《等待多哥》想要照见的意义所在。
多年来,世界上排演过《等待戈多》的剧团数不胜数,这部戏存在一个难点,就是观众很难代入:两个无聊的人在那里干等着,这件事似乎与观众无关。为了缓解这个问题,《等待多哥》把人艺小剧场改造成了镜像式空间,舞台被打造成与观众席一般无二的几排座椅,以至于许多观众检票入场后愣了一瞬,才在场务人员的提示下反应过来。原作中的两个主人公被改编为两名观众,那对主仆则成为了剧场经理和他的助理,他们穿梭在座椅间,让作品和现实实现了某种对位:坐在剧场椅子上等待着多哥到来的那个人,其实也是观众自己。如同对镜自照的观演感受,的确会激发很多联想与思考。
在翘首遥望多哥到来时,两位观众无意义地闲聊、争吵、表演上吊……时间流逝,尽头的那个结果飘摇不定,但他们经受的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真实的,这让作品引发大家对“当下”的关注:当下发生的一切、眼前的此时此刻此地,对大家才是意义重大的,也会让大家重新考虑一些从前不太去想的问题:关于等待、等待的意义、时间或者生命。
然而,不得不说,即便吃透了主创团队的良苦用心,《等待多哥》的观剧体验仍然算不上太过愉快。尽管孙骁潇、张瀚生、金汉、李金涛、赵泽栋5位演员的表演相当卖力,但在沉闷的等待中,他们如潮水涨落般不断逗趣、争吵、焦虑、爆发,短暂归于宁静,然后一切又周而复始,他们的对话和种种行为总是反复出现、意义不明,或者说本身就没有意义。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不时有观众按捺不住提前离场,而这种等不到期待中的走向或结局而离去的困惑、烦躁、无奈,何尝不是对《等待多哥》另一种诠释和映照呢?(高倩)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