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筱民和东仓鼓乐社的传承故事:击鼓鸣燕乐 守护大唐音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李江波
“当鼓声响起,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走向远方。击鼓之人是鼓师,鼓师的使命就是把流芳千年的鼓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9月10日,古都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演艺厅座无虚席,东仓鼓乐社副社长赵筱民一段开场白后,鼓点声中起目、慢板、快板、打击、吹奏,唐代宫廷燕乐《鼓》启幕……
接过传承的接力棒
西安鼓乐被誉为“中国古代交响乐”,源于唐代燕乐,是流传于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乐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安鼓乐是靠口耳相传,东仓鼓乐传承人赵庚辰是唯一掌握成套西安鼓乐的老艺人。1970年,15岁上初中的赵筱民开始师从父亲赵庚辰研习鼓乐。
“热爱才能学进去,坚持才能成功。鼓乐的工尺谱如天书,口传心授是学懂弄通唯一途径,父亲唱一句,我学一句,父亲吟曲,我背诵……”那时,赵筱民一放学就跟父亲学吹笙、练习敲双云锣。
高中毕业后,赵筱民进入西安第四染织厂,工作期间练学鼓乐从未间断。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沉醉于鼓乐,更让他感到有责任将流传千年鼓乐传承下去。
亦师亦父倾囊相授
薪火相传,人才第一。2004年,为给东仓鼓乐社培养后继人才,赵庚辰大弟子、东仓鼓乐社社长范炳南与赵筱民“跟时间赛跑”,开始招来65名少年学员,在长安区租赁房屋,给学员包吃包住,系统传谱、教习。最后只有18人坚持下来,他们掌握了笙、管、笛、单面鼓、高把鼓和铜器组合的演奏技巧,能演奏《铜鼓》《十六拍》《月儿高》《五色鸟》等行乐散曲曲目。学员当中,就有后来成为乐社主管的齐兴峰和笙演奏员刘亚红。
“跟着师父把西安鼓乐传承下去很有成就感。”刘亚红是东仓鼓乐社打破“传男不传女”培养出的10名女乐手之一。喜欢音乐的她14岁师从赵筱民。“师父一方面照料学员的吃喝拉撒睡,一方面耐心教我们一字一句识谱念谱,对学得慢的学员不离不弃,乐社就是一个大家庭,我要跟随师父,把一生奉献给‘鼓乐’。”刘亚红说。
鼓是鼓乐中最主要的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着统领作用。俗话说,“年管月笛当日笙,学会打鼓需三冬”,学打鼓不下苦功是不行的。齐兴峰17岁跟赵筱民学鼓19年,终有所成,实现了从学员到鼓师再到乐社主管的跨越。“刚开始,师父看我学得慢,就把我叫到家里,管吃管住,手把手地教,教我坚持下来。”齐兴峰说,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坚持不懈地练,一点一滴的进步,离不开师父倾囊相授。
在赵筱民的示范引领下,东仓鼓乐社的队伍在壮大,应邀参加演出的次数越来越多,乐社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用心传承非遗艺术
2006年4月,东仓鼓乐社入驻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开始固定演出。2021年大年初一,一部融合西安鼓乐、大唐乐舞、戏剧情节以及现代声光电技术等元素的创新舞台剧《鼓》和观众初次见面。炫目的舞台效果、华美的妆造服饰令人拍手叫绝,流连忘返。
做好演出造型、拿上乐器、架起手机……去年4月,东仓鼓乐社开始在互联网上开辟“第二舞台”。短短3个月,东仓鼓乐社抖音账号粉丝数增至42万,全网搜索量达1.6亿次。过去一年,直播作品全网播放量达4.2亿。
同时,赵筱民坚持创新和传承并重的理念。在西安市东厅门小学建立西安鼓乐传习基地,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开设东仓鼓乐非遗学堂,教授学员识工尺谱、韵曲教唱、临摹工尺谱、认识传统乐器、体验打击乐器及互动演奏等,从中发现人才。
去年以来,融合大唐乐舞与东仓鼓乐的创新舞台剧《鼓》先后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环球综艺秀》《非遗里的中国》专栏,向世界讲述东仓鼓乐的传承故事。
面对当下乐社直播热度的升温,在东仓鼓乐社默默奉献50年的赵筱民时刻提醒自己和社员:“要竭尽全力用心传承非遗艺术,才能让这千年鼓乐绵延不绝。”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