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剧《三星堆》中读懂世界共通的语言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0-20 14:35:43

10月14日至15日,音乐剧《三星堆》在成都迎来首演。演出时间和空间都距离三星堆遗址比较远,3000年、60公里。但对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来说,这一眼,可跨越时空。

  音乐剧讲述了古蜀国与现代两个不同时空交错进行的故事。古蜀人与考古学家在同一片土地上,尽管有着迥异的时代、环境与事业,但从未改变的,是对未知的探索、对情感的追寻。

  作为“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全球推广项目之一,音乐剧《三星堆》从一开始就有着向世界讲好三星堆故事的使命。从主创团队来看,这部剧的国际性就可见一斑。

  导演汤姆·萨瑟兰曾获“伦敦西区最佳导演奖”,执导过“托尼奖”音乐剧《泰坦尼克号》等作品。他执导的《三星堆》,致力于在视觉上沉浸式还原“古蜀王朝”的风采,以三星堆遗址为背景,连接古蜀与现代,让观众在剧场里宛如置身考古现场,身临其境地欣赏灿烂文明曾经的模样。

  舞美设计摩根·拉知,曾获2018年英国戏剧奖最佳设计奖和4次奥利弗奖。在本剧中,舞美团队不仅在色彩和道具上还原青铜王朝的辉煌,还通过200余台电脑灯,打造不同场景的光影效果。观众还得以首次在音乐剧舞台上,一次性看到青铜大立人、青铜大面具、青铜神树等三星堆代表性文物的复刻版。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性不是“外国性”,而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星堆》音乐总监胡小鸥通过埙、编钟、古琴、唢呐等传统乐器,营造古蜀时空的听觉意境,配合现代时空的电子音乐及合成器,表达了对三星堆文化连结远古与未来的思考。

  曾为《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剧设计服装的阳东霖,为《三星堆》操刀服装设计。在面料上尽可能贴近青铜时代的粗糙感和颗粒感,在纹样上则还原古蜀图腾,虚实结合,体现古蜀子民野蛮生长的生命张力。

  音乐剧《三星堆》可以称得上一场“视觉盛宴”,但若要让世界“读懂”,不止于此。费孝通先生总结过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箴言。如果说对视觉美的极致追求,能让世界观众看到三星堆文化独特的魅力,那么,对情感的共鸣则能让人类获得共通的语言。

  剧中,无论在古蜀还是现代,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感情都是一条明线:巫祝与女儿,考古学家与女儿,最终都消解误会,获得最真挚的亲情。另一条线索则是人类对自身的发现:古蜀人在天地间抗争求生,当古人对“人”的能量信任胜过对“神”,文明就缓缓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考古学家在短暂的一生中追溯漫长的历史,可以说是“匠人精神”,更是作为人的坚持。

  就像剧中所说,“凡人的快乐来源于未知”。三星堆文化留给历史的背影是神秘的、浩大的;但别忘了,三星堆的过去是普通人创造的,三星堆的今天与未来,是普通人发现与继承的。当亲情、梦想、普通人等关键词糅合在一起,一个世界观众都能“听懂”的故事就诞生了。

  有了故事,还得有讲故事的方式,音乐剧是一个好选择。这一近年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经过20年的发展,从引进经典剧目,到改编中文版,再到创作原创剧目,音乐剧从“舶来品”完成了“本土化”,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载体。这一点,《三星堆》不是个例。早在2005年,中国最早的一批原创音乐剧中,《金沙》就讲述了“金”与“沙”跨越3000年的爱情,再现古蜀王都的恢弘。

  音乐剧《三星堆》的幸运之处在于,它的创作有了更多考古发现的支撑。2021年,在时隔30多年之后,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大量精美文物。一切三星堆文化的衍生,基础都在考古工作者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更幸运的是,音乐剧《三星堆》遇到了能读懂它的观众。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考古、关注中华文明的童年。成都站演出结束后,音乐剧《三星堆》还将前往深圳、广州、北京等地巡演。

  三星堆文化开始衰落后,另一支与其文化面貌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悄然兴起,那就是距今约2700年的金沙文化。巧合的是,2011年,青年作曲家胡小鸥就曾以金沙遗址为灵感,创作多媒体弦乐四重奏《金沙·找魂》,由新加坡艺术家演绎,以现代音乐娓娓道来金沙历史。

  胡小鸥自述,2007年曾陪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盖曼参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当他看到太阳神鸟的金饰后,说这是超现代风格的作品。这句话印在胡小鸥脑海中,让他觉得,远古的历史和超现代的造型,本身就是最好的故事和创作的源泉。

  在音乐剧《三星堆》首演的剧场大厅,立着一些海报,以有趣的视角重新“认识”三星堆。比如,一件陶器神似火锅,“你要清汤锅还是麻辣锅”;青铜神树则被誉为“身高担当”、三星堆的“颜值最高峰”。这是戏谑,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现代理解。

  三星堆文化还能有多少种打开方式?目前已知的消息是,电影、综艺、绘本、展览、游戏……古蜀人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3000年后会成为“顶流”。

  事实上,三星堆文化从一开始就是懂得“交流”的。考古发现证明,三星堆的尊的制作技术,来自中原;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以及玉鬲、玉璋等玉器,受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影响;琮则受到西北的齐家琮和东南的良渚琮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三星堆文化仍在延续。这一次,它的“朋友圈”将从中国走向世界。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20日 07 版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