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术中心迎来首个国际名团 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震撼登台
午后,秋风里响起一声开船汽笛,“通运号”游船向着东南方向,从大运河公园2号码头起航。船头破开水波,两岸层林尽染,站在游船二层甲板眺望,北京艺术中心飞翘的檐角在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的右手边浮现——今年3月,他来到这里时,处处还是施工的繁忙景象,7个月后,北京艺术中心已完成两场测试演出,厅堂璀璨,启用在即。
■现场
先送“彩蛋”赢得满堂喝彩
10月25日,完成了在国家大剧院本部剧院的两场演出后,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转战”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成为首支登陆这处文化新地标的国际级艺术团体。
“首先,我为中国朋友们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捷杰耶夫说。友谊的长河绵延流淌,2007年12月,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时迎来的首支国际艺术院团便是捷杰耶夫带领的马林斯基剧院,510余位艺术家携4部鸿篇剧目登台,即使多年过去仍然堪称艺坛盛事;16年后,在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发展新格局即将全面开启之际,他们应邀而来,奏响了北京艺术中心2023国际文化交流演出的第一声。
音乐会上,一曲未写在节目单上的“彩蛋”——《我们走在大路上》最先上演,家喻户晓的鼓舞旋律与环绕音乐厅的红色鲜花擦出充满庆典意味的火花,瞬间赢得全场喝彩。上半场,节奏迅疾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怡然梦幻的《牧神午后前奏曲》、色彩丰沛的《图画展览会》接连上演,充分彰显捷杰耶夫与乐团塑造音乐的强大能力;下半场,斯特拉文斯基舞剧《火鸟》全剧音乐尽情挥洒,在捷杰耶夫的引领下,乐手们展现了对这部马林斯基剧院保留剧目的非凡自信与卓越诠释,澎湃热情的力量翻涌起无限生机之势,将夜晚的气氛推向顶峰。
■反响
声音投射贴近音效完美
意犹未尽地走出剧场时,观众秦先生的手表指针已经走过了22时。“捷杰耶夫大师和乐团那种‘永动机’般的旺盛精力总是非常让人敬佩。”三天来,秦先生追随着他们的脚步,从长安街赶到城市副中心,“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斯特拉文斯基《火鸟》是两部很重头的作品,已经足够撑起一台音乐会的体量,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加入了其他作品,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另一位观众卡勒·卡尔也被这个夜晚深深感动,在此基础上,他甚至感到骄傲,在他眼中,北京艺术中心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卡勒·卡尔所在的比利时卡尔声学设计事务所参与了北京艺术中心的声学设计,而声场效果对一座剧院来说宛若灵魂,“它的细节来自我们脑海中积累和了解的一切,眼下阶段,我们认为音乐厅已经达到了相当良好的状态,声音可以很近地向观众投射过来。”在国际文化交流加速恢复升温的格局中,“融入感和现场感非常重要,音乐可以让演员和观众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也是这座音乐厅的特色所在。”
北京晚报记者 高倩 方非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