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梅花”盛放馨临汾
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李建斌
一个娇小的身影在椅子上跳、翻、转、旋,时而金鸡独立、时而盘腿下蹲,时而后扳腿、时而交叉跳……走进山西省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的教室,记者不由得为“小戏骨”杨妞的精湛技艺连声喝彩。
别看杨妞年纪不大,却已是“小梅花”奖得主。
这些年来,临汾已摘得“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5个、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75朵——大小“梅花”总数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梅花”,缘何能在临汾如此盛放?
这与临汾悠久灿烂的戏曲文化传统分不开。
临汾,古称平阳。早在宋金时期,戏曲便在这里萌芽——临汾侯马出土的金代董氏墓戏佣,实证此地为“戏曲之源”。作为元代中原戏曲创作和演出中心,临汾涌现了“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和戏曲大家石君宝等一批名家;全国仅存8座元代戏台,临汾就有5座……
不过,即便拥有饶沃的文化土壤,要想春色满园,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呵护。
前些年,临汾戏曲也曾遇到困境:年轻人不愿学戏,学了戏的找不到工作;而剧团人才流失,又难免使戏的“成色”大打折扣……
如何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临汾的对策是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性政策扶持,打造一个有利于戏曲传承发展的好生态。
为了让更多人爱上戏曲,临汾下决心“扎根校园”,探索戏曲人才普及性培养的新模式,培育更多戏曲爱好者。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将戏曲课程引入校园,将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可幻·戈登斯顿学校校长陈刚告诉记者,“一个孩子学戏,会让全家人都了解戏曲、爱上戏曲。几年下来,戏曲‘粉丝’暴涨!”
专业戏曲人才缺乏怎么办?临汾探索艺术学校与戏曲院团“校团合作”育才模式——“招生与收徒对应、教学与习艺相融、出师与就业同步”,让学戏的孩子就业有出路。
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是一所承担戏曲人才基础培养的中专学校。“校团合作”,让学校戏曲专业的毕业生,除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运城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等更高学府深造外,尽数被收入晋南地区各戏曲表演团体,实现100%就业。
进入剧团,如何保证孩子们的技艺能不断精进?戏曲名家收徒传艺的好传统不能丢!
通过开展收徒传艺工程、建立戏曲名家工作室等方式,临汾引导艺术名家扑下身子搞教学,口传心授带新人。“通过演学结合,打通‘课堂’与‘舞台’,青年演员得到了快速成长。”主持日常工作的临汾蒲剧院副院长武晓朝很有感触。
有了好戏,还需精心培育演出市场。
“这些年,想看戏的群众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但为数不多的送戏下乡,让老百姓不解渴。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是民生大事,政府采购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祁海荣说。
对此,临汾坚持“不撒胡椒面”,而是择优采购,只选好戏下乡,倒逼戏曲院团不断拿出好作品。
临汾在全市17个县(市、区)对送戏下乡采购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采购程序,确保演出规模、演出质量。近几年来,经过层层筛选,临汾3个市级剧团、20个县(市、区)剧团和1家外地剧团脱颖而出,拿到了惠民演出的文化采购经费。
老百姓反应如何?
日前,记者来到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魏村一探究竟。此刻,始建于元代的牛王庙戏台上,正是锣鼓铿锵、唱腔咿呀。“待见(喜欢)得很!咋看咋不够!”75岁的村民马值钱不错眼珠地盯着舞台。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4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