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让世界聆听中国之美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2-19 14:35:52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一首乐曲,在一群年轻人的大胆尝试中诞生,首次公演便惊艳世人,从此越飞越远,让小提琴的乐音传到祖国各地,让中国民族音乐的优美旋律传遍世界,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名片。

  它,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个年轻人的名字也随《梁祝》的翅膀翩翩而飞——何占豪,《梁祝》作曲者之一。那一年,他26岁。

  2024年1月14日,上海交响音乐厅,91岁的何占豪站上指挥台,身姿挺拔、英气十足。当《梁祝》悠扬的旋律回荡,全场沉醉,心弦一次次被拨动。

  于作曲家而言,一部作品能够漂洋过海,65年来常演常新,是何其荣耀和幸福。

  于作曲家而言,一段人生能够和一首乐曲紧密相连,是无比幸运和珍贵。

  何占豪却并不陶醉于《梁祝》带来的声名,耄耋之年,他似乎还在努力想要跳出那巨大的光环!“《梁祝》是人生转折,但与名利无关。《梁祝》探索的成功,让我坚定了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奋斗方向。”

  何占豪的家在与上海音乐学院一墙之隔的老公房小区,60多年没变化。房间有些局促,装修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朝北小屋是他的创作天地——两面墙的书架上,整齐码放着唱片、碟片和书籍,窗下两张书桌,桌上是成沓的曲谱和一台作曲用电脑,墙边摆放着一架钢琴。“这些年我一直在创作,我想蹚出一条中国音乐语言的路!”

  1958年,就是带着这样的志气,何占豪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探讨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民族风格问题。此前的何占豪,17岁考入浙江省文工团,1952年转入浙江越剧团乐队,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进修班。

  “我本来是个拉琴的,不是作曲的。”见到何占豪时,他笑盈盈的第一句话看似玩笑,却不是开玩笑,“你知道吗?我还很会讲相声,学校慰问演出的阵容里,院长贺绿汀带队,周小燕独唱,我的节目是相声。”何占豪走上作曲路,和下乡演出的经历有关。

  “当时我们就想着小提琴演奏者要为人民服务,却没想好怎么服务。记得有一次,我们到村里演节目,几首曲子拉下来,听的人都跑光了,现场就剩一个老奶奶,是我们唯一的忠实听众。我赶紧问她,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能一直坐着听,是喜欢我们的曲子吗?老奶奶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因为你们坐的是我家的凳子,我要搬回家呀!”何占豪至今忘不了那个场景,“费了那么大劲儿排节目练曲子,自以为很好,可农民不接受,这根本没有为人民服务呀!”当即,一场师生共同投入的教学实践大讨论就在田间地头展开了。

  “我们扎到农村去,就问农民喜欢听什么曲子,然后自编自写。农民喜欢越剧、沪剧,就结合越剧、沪剧的调子写。”何占豪记得,实验小组的几个年轻人,每周四都去城隍庙听江南丝竹,有时到外地看戏,经常熬夜创作,拼命钻到传统戏曲里找中国民族音乐的营养。

  很快,有了以梁祝故事为题材的“梁祝四重奏”,也称“小梁祝”。“小梁祝”得到认可,学院领导提出,在此基础上修改,写一部大作品并采取上课指导、集体讨论的方式,回到戏曲音乐、人民群众中寻找灵感,最终完成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

  “那时我们都年轻,都有志气要为国家、为中国民族音乐做点什么。”何占豪说,“《梁祝》成为经典,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了不起,而是向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音乐学习。这条路走对了!”

  《梁祝》开篇的经典旋律,就是何占豪从越剧《红楼梦》中吸取的灵感。舞台上宝玉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何占豪欣喜若狂:“天哪,这句怎么这么有魅力呀!我赶紧用谱子记下来。”

  在何占豪心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来不是几个人的专属作品。“除了我和陈钢作为创作的执笔者,主创人员还应该包括当年的一些领导、老师、实验小组的丁芷诺和其他同学,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梁祝》的探索于自己最大的意义,是坚定了日后创作的路径和方向。

  毕业后,何占豪留校任教,从器乐转向作曲,成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创作了《烈士日记》《决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民兵》等一大批音乐作品,写出大量二胡协奏曲、古筝协奏曲,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民间音乐进行改编,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等方面不断开掘。

  “参与主创《梁祝》是我的幸运。”何占豪笑言,“但我不能停步,外来音乐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探索不能停步。我们这代作曲家,要继承先辈创造的民族音乐,在民歌、戏曲、民间音乐中寻找灵感和素材,再用交响乐的形式,让世界聆听中国之美。”

  2022年,何占豪交出新作——交响秦腔组曲《根据地》,作品饱含深情再现陕甘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这几年,他接连举办新作音乐会,和年轻的演奏者同台亮相。他为今年初举办的“耄耋童心”音乐会精心谱曲,就是要让爱古筝的新一代“有曲可弹”。

  “我们这代人写音乐,就是要写给人民,要接地气。老百姓不夸赞你的作品,得再多奖也没用。”2019年,在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礼上,何占豪拿下第三个终身成就奖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有68年党龄的他不断交出新作业,“希望能够保持健康和充沛的精力,为党和人民写出更多好音乐。”

  谈及创作秘诀,何占豪的回答离不开一个“情”字——“音乐,本质是美,核心是情。情真意切是我的特点,雅俗共赏是我的追求。”在何占豪看来,技术若不能为情服务,则为无用。“我的音乐,每个音符都来自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唯有真实才能动人,唯有真情才能换得真心的共鸣。”

  一曲《梁祝》,余音不绝。光环之后,何占豪一直在奋力奔跑。几十年创作生涯,他自创一套“分段式睡眠”作息,令人羡慕,却很难效仿——傍晚吃过饭,19时入睡,22时起身开始伏案创作。凌晨4时,晨曦初露前再度入睡,直至天亮。他说,自己生活在两个世界,白天是现实世界,嘈杂却充满烟火气;晚上则遁入音乐世界,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唯有夜深人静,才有澎湃旋律自心中流出。

  在何占豪心中,好作品的评价标准就一个——好听动人。“无论绘景或是诉情,横竖都越不过一个‘美’字。”而美从哪里寻?有年轻人来请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梁祝》优美而隽永的旋律究竟从哪里飘来?何占豪会不厌其烦地对年轻人说:“去听听地方戏曲,或是民间小调和山歌,答案统统在里面。”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18日 01版)


作者:颜维琦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