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手工艺品太阳花:从森林草原走向更广天地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2-25 11:22:40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2日电(记者于嘉)左手捏着一小张圆形牛皮,右手将一撮撮洁白的羊毛贴到牛皮边缘,经过多道工序,一件鄂温克族传统毛皮手工艺品——太阳花挂件跃然眼前。皮质圆心如太阳,四周毛绒像光芒。

  2月2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内,乌仁在制作太阳花手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于嘉 摄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内,55岁的乌仁正在制作太阳花。“它来源于鄂温克族有关太阳姑娘的民间故事,代表着生活在森林里的先人对温暖和光明的向往。”乌仁说,“现在太阳花饰品受到很多国内外游客喜爱,成了时髦的伴手礼。”

  工作室一层大厅墙壁上、展柜中,布满以太阳花为原型的各类手工艺品,小到头绳、项链、冰箱贴,大到挂画、挂毯、收纳盒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手工艺品图案迥异,有彩石拼成的光芒,有针线缝制的驯鹿和松林,还有皮革和画笔雕刻、绘制的人面像。

  乌仁的女儿艾吉玛坐在工作室一角,不时接打电话,与客户沟通订单,或对接游客体验手工制作等事宜,是母亲的得力助手。

  “进入农历正月,营业额已超过5万元。”33岁的艾吉玛说,去年冬季以来,北方冰雪旅游大受欢迎,加上正在呼伦贝尔等地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吸引来的游客比往年同期都要多,而且越来越多人喜爱上了当地手工文创产品。

  据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66.63万人次,是2023年同期的9倍。

  这是2月2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拍摄的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一角(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于嘉 摄

  几天前,4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来工作室参观,体验太阳花制作过程。“在我们指导下,孩子们学着穿针引线,把五颜六色的珠子缝在衬布上,再粘贴到皮革上。”艾吉玛说,这些俄罗斯孩子有说有笑,很感兴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期,一些旅游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陆续向艾吉玛订购太阳花相关手工文创。艾吉玛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市场调查、设计图案样式、准备毛皮和配饰并根据员工特长分配工序,忙得不亦乐乎。

  工作室有26名固定员工、30多名计件工。其中,计件工主要是牧民,也有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差些。据艾吉玛介绍,计件工利用闲暇,按要求做完半成品,被工作室回收后,月均收入2000多元;完成数量多、质量好的计件工,月薪可达5000元。

  “我和母亲的想法一样,把工作室做好,也要发光发热,带着有需要的邻里乡亲把日子过好。”艾吉玛说,工作室成立9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帮助12名建档立卡贫困员工脱贫,免费给千余人培训传统毛皮饰品制作技艺。

  谈及工作室多年来的稳步发展,乌仁认为,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引导和支持。

XxjwszC007069_20240222_CBMFN0A003.JPG

2023年12月19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拍摄的大兴安岭风光。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15年,鄂温克族希温·乌娜吉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五批非遗名录。希温·乌娜吉是鄂温克语,意为太阳姑娘,也就是由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的太阳花饰品。次年,乌仁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鄂温克族自治旗2016年建成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乌仁和艾吉玛就把工作室搬了过来。“园区给我们提供这么大的房子,上下两层,免3年租金,还帮忙做推广短片,带我们去外地参加展会,开拓眼界、展示自己。”乌仁说。

  园区建成以来,累计吸引近300家企业入驻,人们在园区实现创业梦想,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艾吉玛的探索和创新也给工作室发展注入动力。以往太阳花手工艺品虽然精美,但销量欠佳。艾吉玛便尝试创新品种,增加冰箱贴、鼠标垫等,其图案保留传统太阳花饰品特色,用手机拍下后,发布到社交平台。由此,了解、喜爱太阳花手工艺品及其衍生品的人逐渐增多。

  据艾吉玛介绍,2023年,工作室销售各类手工艺品约6万件,销售额达80余万元,均好于往年。客户还拓展到广东、福建等地。艾吉玛说:“希望太阳花饰品能走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它蕴含的光与热。”

作者:于嘉
责任编辑:刘淞菱
来源:新华社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