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欺骗”儿童导致的认知不平衡
文|胡晓生
人们寻找认知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来都没有绝对实现的平衡,因此,家长的教养和持续的影响,永远有时间和空间。
孩子决定要熬夜,以免误了赶飞机。
我说我上了闹钟我会叫醒你。孩子说不行,因为上一次你说6点钟叫我起床看日出,让我睡到了8点,没看成日出。这次我可千万不能误了飞机。
于是早上5点钟的时候,一夜没睡的孩子叫我起床准备赶飞机。当然在飞机上她睡了一路,然后精神饱满地开始了度假之旅。
我开始反省上次为何食言,当时的原因可能很多,天气原因,或者当时觉得她应该多睡一会儿,或者单纯是我自己不想起床。在成年人看起来很寻常的一件事,当时觉得都不需要特别解释,但是,没有想到这件事影响了她对我的信任程度。
用结构主义者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来分析,无疑,发展期的儿童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正在经历的事情,即孩子经历过一次“被欺骗”之后,这个经验就深深印在她脑海里,用这个“没有按时叫醒她做重要的事情”的经验,来解释当下的事件。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认知能力随着生理成熟度增长。关于天性与教养,皮亚杰认为和环境互动越多,孩子就越有机会发展或重组他们的认知结构,并发展更成熟的思维方式。孩子和环境互动的三个程序,是组织、顺应和反省抽象。
在组织层面,孩子倾向于将自己的知识组织成连贯的系统。这个组织倾向是人们的基本倾向,人们总是在尽力组织他们的知识,以形成一种图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有好奇心的驱使,去思考,自己去组织事件因果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理解一件事情,发现结果不是自己希望的,也就是“理解错了”,孩子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图式,并主动作出调整。这一过程皮亚杰称为“顺应”。
人们会将新的经历纳入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并进行对比,如果新的经历和旧的图式之间产生了矛盾,新经历同化于原有知识的过程就产生了不平衡,这就是认知失衡。为了解决这种失衡,人们会调整自己的图式,以顺应新的经历。因此,认知的平衡就是随着新的经历获得进行图式的不断调整,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在本次事件的信息输入、组织思考与调整顺应的过程中,“妈妈答应叫醒”-“妈妈并没有叫醒”-“我没看成日出”,被组织成一个逻辑事件,形成了孩子“早上要做重要的事情不能单纯依靠妈妈叫醒”这个结论,并且自行调整了策略,即“我自己通宵不睡也要保证第二天的出行”。
皮亚杰是从生物学转而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很多心理学的理论来自于生物学的原理。在生物学中,“顺应”是物种通过自我调节以获得在环境中的生存和取胜。他将这个原理应用于心理学和儿童认知学上:孩子探索、认知不平衡、顺应、认知平衡,由此获得新的认知,这是成长中必要且重要的心理学动态过程。因此他认为“思维的常态就是不平衡,我们总有新的东西需要学习”。
“叫醒事件”给孩子留下的印记还能不能修正?幸好,认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反省抽象”,因为认知不平衡,孩子感到困惑,调整现有的认知图式,进行反省抽象,形成新的事物理解,这需要时间去内化。另一方面,人们寻找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来都没有绝对实现的平衡,因此,家长的教养和持续的影响,永远有时间和空间。
于是,我特意安排了几次早上的特别“叫醒”事件,比如早早起来、趁大家都不在的时候看灯诱结果,抓到一只鸮目大蚕蛾,让她得意了好几天。这个事件让她认识到,重要的事情“妈妈还是靠谱的”。希望这些新的正向信心的输入,能够便于她不断调整认识,全面准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正确理解世界:“妈妈的闹钟”比“自己熬夜”要来得便利一点。
(本文作者系《小康》杂志社副总编)
(《小康》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下旬刊
来源:《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