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广厦的人(下)
前言:
有这么一群人,来自五湖四海,穿行在钢筋楼宇间默默工作,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来时一片荒芜,走时留下万家灯火。他们就是高楼大厦的建设者。
《论摄影》中有这么一句话:“世上万物的存在,眼下只是为了“终结于一张照片”。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这些建筑工人身上,眼角的细纹,黝黑的皮肤,龟裂的手指,憨厚的笑容,衣服上的灰尘......无一不在述说着他们的劳动故事,纵使生活艰辛,四处奔波,也不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乐观积极,努力踏实过好每一天。
让我们走近“撑起广厦的人”,透过一张张定格的影像,听听这些新时代建筑工人们的故事。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记录!(廖艳)
1.《大楼梦想家》
文:刘笑尘 摄影:刘坚
刘博今年30岁,辽宁沈阳人,担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项目任项目经理。他曾带领首都体育馆项目团队圆满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维保障工作,并亲眼见证了“冬奥首金”的诞生。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每天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刘博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施工现场,将人员协调、机械排布、物资供应、作业面分布安排得井然有序,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士气高涨,全力攻坚竣工目标。在谈到以后的打算时,他说:“目前就想把在施这个民生工程如期交付,不负重托。未来希望有机会建设更多大型公建项目,看着大楼在自己的团队手中平地而起的成就感胜过一切!”
2.《“超级工程”参建者的骄傲》
文:黄梦琳 摄影:刘坚
94年生于晋城的山西小伙史育兵,在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入职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工作7年,他从土建工程师成长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项目的项目总工。
回顾过去工作中的难忘时刻,2016年,一场暴雨把大兴机场停车楼项目15万平方米的基坑变成一片汪洋。为确保项目按期完工,项目团队与近5000名工友一起,在40天内,打桩6000余根,超过正常打桩效率50%,顺利保障了工程进度。如今当他作为乘客再回到大兴机场——这座被外媒评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之首,创下众多“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此后他在面对困难挑战时,依然保持着从容和坚定的信心。
3.《优秀是一种习惯》
文:刘笑尘 摄影:刘坚
邓亚磊今年27岁,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项目的商务经理,主要负责项目的商务合约工作。2019年,本科毕业,同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工作的同时,利用闲余时间持续学习、赋能提升,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他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公司管培生人才梯队。目前,艺术与传播大楼项目已经是他经历的第四个项目,他说“各行各业都是你去下沉、服务一线,在一线成长、积攒之后,你的能力才会有质的提升。靠在办公室坐着指手画脚,不会写出好文章,也不会做出好成绩。”
从校学生会主席到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再到年度优秀员工,“优秀是一种习惯”。
4.《建筑之缘》
文:廖艳 摄影:刘坚
31岁的王相达,北京人,在中建八局工作了10年,目前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项目生产经理。王相达成长在一个建筑之家,祖孙三代都是建设者。姥爷既是建筑行业的一员,参与过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也是一名手艺精湛的木工,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姥爷打造的。父亲因为建筑工作常年出差,从小到大他与父亲见少离多,跟着姥爷一块儿长大让他与建筑行业产生了奇妙的缘分。其实建筑专业并不是他的第一志愿,但因缘际会,还是进入了建筑行业。建筑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传承,不如说是一种缘分。
“其实盖的房子都是给人使用的嘛,如果用的舒适,这是会增加人的幸福感的,那就值得我们用心去干。”
5.《三十而立》
文:黄梦琳 摄影:刘坚
33岁的卢新蒙是河北保定人,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项目中负责物资管理工作。他深信职业塑造性格,从物资采购到材料验收,从现场管理到物资内业,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他都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需要以更高的标准对待每个细节”。
卢新蒙计划在新年前举办婚礼,走向人生下一阶段。“家庭是一个人的归宿,随着心境的安定,我的职业规划也愈加清晰。”
闲暇时,卢新蒙正专心备考一级建造师证。他期望通过这一考试,拓宽职业选择,为未来事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三十而立,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